?
「Android陣營又陷專利戰」是近來Google與硬體夥伴最熟悉的新聞標題,不僅Microsoft與超過半數的Android手機簽約授權專利,Apple持續阻撓HTC與Samsung手機販賣,連甲骨文Oracle和英國電信也加入戰局,Android手機陣營儼然在地雷區的正中央,步履蹣跚。
當然,專利系統本身有瑕疵,這毫無爭議。Google就曾公開哀嘆Microsoft、 Oracle、Apple等公司披著專利的羊皮,實則是「對Android有敵意的、有組織的」狼群。然而美國Rutgers-Camden反托拉斯法學者Michael Carrier也坦承,要一夕改革專利問題是癡人說夢。
這個殘酷的事實讓所有意圖進軍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公司必須為「全面開戰」做好準備,而法學專家們也認為Google并位善盡保護其下硬體廠商不受攻擊。對此,Google拒絕回應。
基本上,任何一支智慧型手機都不可能完全不侵犯他人專利,不論是有意或無意地。原因無他-專利太多太瑣碎了!各手機廠牌能做的僅僅是不刻意侵犯別的作業平臺的功能性專利。Carrier認為在現今專利繁雜的情勢下,「Google擁有的專利的確比不上其他對手,因此受傷最重」。
然而,Android手機在Google準備好上戰場之前就蔚居主流了,這使得Google只能試圖灑錢換專利實力。稍早時,Google欲買下破產的北電的專利,但被Apple、Microsoft、RIM等多家公司以45億美元聯手買下;因此Google轉而并購Motorola Mobility,正是看上那17,000項全球專利。
專利冷戰:注定兩敗俱傷
紐約法律學院教授James Grimmelmann認為Google若提早為專利戰暖身,大可用更低的價格買下Motorola的專利實力,「這樣高的溢價顯示了Motorola是熊熊專利大火中的滅火器,奇貨可居。」
這起并購案還在美國與歐洲待審,需靜待流程完畢才能確認是否真為Google穿上金鐘罩鐵布衫。 值得注意的是,Hinshaw & Culbertson LLP智財律師Patrick Patras指出,一項具有攻擊性的專利不如一套完整、能維護產品核心功能的專利群來得重要。Motorola能提供Google約18項至關重要的專利,包括適地性服務、天線設計、電子郵件傳送、觸控螢幕互動、應用程式管理以及3G無線網路等。
Patras進一步提醒,「專利最大的殺傷力就在有時他能幫你把對手趕出市場,而Apple與Microsoft就有這種能耐對付Android手機。除非Google能還擊,否則要對方縮手很難。」目前在Microsoft依手機單價與出貨量為基準授權專利予超過半數的Android手機廠商來看,平均每支Android手機的成本增加了5到15美元,可能造成售價提高。Barnes & Noble聲稱Microsoft向Nook電子書收取的專利費用可能比所有Windows Phone所付的權利金還要高。
Android居下風
除了售價恐提升,更大的問題是部分Android手機可能需要刪去被控告侵權的功能或調整軟體才能持續被販賣,以HTC為例,若要突破2012四月開始的禁售令,必須移除地圖或訊息中直接按下電話連結撥打的功能。
然而,Oracle欲控告Google的Java使用權以及英國電信不滿Android手機侵犯其六項專利并不是尾聲,Apple將專利轉讓給Digitude Innovation后,更多間接問題才要開始。
專利戰場上遲到 Google要反擊
與Google相比,Apple早就準備好了。2007年iPhone挾著多點觸控問世后,賈伯斯關心的第一件事便是:「我們申請專利了嗎?」Apple與Microsoft立基于商用軟體市場,自然較開放平臺的Google慣于快速且頻繁地申請專利。
然而,開放原始碼與高筑的專利墻并不是不能共存。企業用伺服器服務廠商Red Hat就展現了開放原始碼公司如何建立自身的專利花園,好讓客戶免于被控侵權。
不少專家都認為Google可以向Red Hat學習,只是Google以局外人之姿沖進智慧型手機市場并火速搶食市占讓Android陣營無法以時間換取空間,也來不及與其他業者協商專利授權事宜。
17,000項專利應該夠用 但傷害已經造成
Patras認為Google買下Motorola后,專利數量應足以讓Android陣營不會再蒙著頭挨打,畢竟「智慧型手機是個很新的產業,但終究會和其他電子產業一樣邁向成熟,進入各家大廠互相授權專利協商的時代;互相提告侵權只會讓手機的功能開倒車,對任何一方都不利。」
然而電信運營商對此持保留態度。他們認為專利戰的最終目的是迫使Android手機提高售價反應成本,好削弱Android手機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