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醫藥作為新興產業今年備受政策青睞,也成為眾多醫藥上市公司首選的開拓領域。京新藥業(002020,股吧)(002020.SZ)今日發布公告,公司董事會同意以4000萬元的價格收購北京順達四海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簡稱“順達四海”)目標資產,主要收購目標是“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生產技術”。
公告顯示,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屬于微生態制劑,京新藥業此前沒有進行微生態制劑相關產品的生產,可能存在生產技術風險。令投資者疑惑的是,目前,順達四海正被東北制藥(000597,股吧)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簡稱“沈陽第一制藥”)起訴侵犯專利權,涉訴的正是京新藥業所看中的核心無形資產“地衣芽孢桿菌生態制劑的制備方法”。
3890萬元買核心專利技術
實際上,京新藥業斥資4000萬元收購順達四海,其中有3890萬元是無形資產,即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生產技術的評估價值。根據公告,順達四海提供的截至2011年10月31日的目標資產匯總表反映,資產合計賬面價值僅為144.2萬元,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生產技術沒有賬面記錄,系賬外資產。
根據坤元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出具的坤元評報,順達四海的無形資產評估增值3890.21 萬元,原因是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生產技術其對應的產品市場前景廣闊,盈利能力強,評估時考慮了其未來收益貢獻,從而產生增值。
京新藥業表示,通過對順達四海目標資產的收購,公司將進入生物制品領域,有利于豐富公司產品線,進一步提高公司競爭力和盈利能力。順達四海的主要產品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市場成熟,使用非常廣泛且競爭對手少,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有同類品種獲得批準;隨著臨床認識提高,這個藥物的應用會加強,市場前景看好。
順達四海被訴侵犯專利權
令人費解的是,京新藥業下足財力收購的專利竟然是正在申請的發明專利,收購前因涉嫌侵權還被沈陽第一制藥告上法庭。公告顯示,順達四海與沈陽第一制藥之間存在兩起訴訟,其中一起判決結果已出,順達四海顯然不是勝利的一方。
沈陽第一制藥向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告訴稱,順達四海在其生產的“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產品上擅自使用沈陽第一制藥擁有的專利“地衣芽孢桿菌生態制劑的制備方法”,專利號為“ZL92113318.9”專利標識,侵害其專利權。最終順達四海被判停止銷售侵權產品并賠償人民幣3萬元。
此外,沈陽第一制藥還起訴順達四海擅自使用其擁有獨家使用權的921123318.9號專利方法,生產、銷售侵權產品“地衣芽孢桿菌膠囊”,同時要求支付98萬元調查和制止費和1,402萬元經濟損失。截至2011年10月31日,該訴訟尚未判決。
根據公告,經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查詢得知,專利申請號為“92113318.9”、專利名稱為“地衣芽孢桿菌生態制劑的制備方法”的發明專利,專利權人為“東北制藥集團公司沈陽第一制藥廠”,該專利申請日為1992年11月30日,到期日為2012年11月29日。
盡管如此,京新藥業卻自有一把如意算盤。根據專利法規定,發明專利的有效期為 20 年,自申請日起計算。公司稱,在獲得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生產技術后,將進行廠房建設、設備安裝、試生產和 GMP 認證,預計在 2012年11月29日前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將不能達到規模生產和銷售的條件,因此公司不會侵犯“ZL92113318.9”號專利。
順達四海對此承諾,稱其發明專利申請已通過初步審查合格,目前尚處于實質審查階段,且該專利與沈陽第一制藥的921123318.9號專利方法為兩種不同的工藝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