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社會經濟環境下,如果有企業在生產運營過程中總在某個至關重要的策略上出問題,我們將之比喻為一個人沉疴纏身,恐不為過。國內最大電子商務企業淘寶公司,一直以來在知識產權方面的短板似乎可以稱之為沉疴纏身:即便把重視知識產權掛在嘴邊,淘寶仍不得不面對沒完沒了的侵權投訴;即便是在當前國內司法一般情況下不追究網絡交易平臺責任的大環境下,淘寶仍被判定幫助侵權;即便成為了國內最大的電子商務龍頭,參與培育的“淘品牌”仍遭遇了大規模的商標被搶注……可以說,淘寶還沒有邁過知識產權這道坎。日前,當淘寶公司旗下“淘品牌”爆出被集體搶注時,再次有人發出了淘寶公司對于知識產權重視不夠或制度建設不完善的質疑聲。
“淘品牌”被集體搶注
原淘寶旗下的121個“淘品牌”集體更名為“天貓原創”,并賦予其全新的含義,即“天貓原創,天生不一樣”。按照天貓發給每個天貓原創商家的郵件所解釋:“天生”兩個字,一是寓意在天貓誕生成長,二是表示這些商家從誕生之日起在商業模式上就與線下品牌不同,所以與消費者走得更近,更注重服務與互動。有分析認為,這是淘寶在經歷“一拆三”、淘寶商城更名為“天貓”后,為徹底與淘寶網這一平臺劃清界限而作出的努力。但令人尷尬的是,由于這些由淘寶和賣家共同培育的“淘品牌”沒有及時申請注冊商標,當淘寶還在埋頭致力于推廣的時候,這些在淘寶商城有很大影響力的網絡原創品牌卻被杭州麥尚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等企業搶注。
據初步統計,被杭州麥尚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注冊的“淘品牌”達90多件,其中不乏“斯波帝卡”、“御泥坊”、“阿卡”這樣知名的“淘品牌”。這些被搶注的“淘品牌”中有些一直就沒有注冊過商標,有些雖然注冊如今已處于商標無效狀態,有些雖然在主營類別上有注冊,但也遭遇在其他類別上的被搶注。據了解,在杭州麥尚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所注冊的97件商標中,全部都是原創的網絡品牌,更確切的說絕大部分是生長于淘寶的品牌,其中被授權“淘品牌”稱號的達到40件,51件商標則涉及天貓商城部分旗艦店品牌,其他6件商標則是大型B2C平臺的子品牌。
從杭州麥尚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注冊的這97件商標來看,其中有一部分已經被核準注冊,正式獲得了商標權;還有一部分尚在公告期內。
曾經因為被開出一張430萬元稅單而轟動一時的淘寶網知名金冠賣家“我的百分之一”一直就有關于商標注冊的一個心病。2004年4月,“我的百分之一”網店創建于武漢,2010年3月,成為淘寶第一個雙金冠女裝店,并成立了我的百家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但是讓創始人周欽年沒想到的是,自己花了八年心血積累起來的店鋪流量,由于沒能及早注冊“我的百分之一”的商標,卻讓一個在天貓商城新開的“我的百分之一”旗艦店坐享其成。2009年6月17日,杭州碩尚服飾有限公司申請“我的百分之一”商標,并在次年10月21日注冊成功。由此,在法律上,碩尚服飾才是“我的百分之一”商標真正所有者,這不得不讓周欽年倍感失落。
“淘品牌”被集體搶注事件爆出后,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雖然淘寶不是這些“淘品牌”的直接權利人,但這些品牌畢竟是淘寶參與培育并向用戶推薦的,如果這些品牌出現商標糾紛,信譽受損的不僅僅是品牌本身,淘寶也一定會受到牽連。淘寶應當在知識產權制度建設方面更加完善,比如提醒這些企業及時注冊商標、出現糾紛時積極應對等等。
侵權指責長期存在
事實上,淘寶從事電子商務以來,銷售假貨的指責就一直存在,不管是在淘寶網還是之前的淘寶商城(現在的“天貓”),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例數不勝數。但由于淘寶只是一個交易平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因其網絡服務商的主體身份而免于承擔侵權責任,被判構成共同侵權要承擔連帶責任的案例屈指可數。專業人士分析認為,當前國內法律對于網絡服務商比較寬容,也就是對網絡服務商所承擔的注意義務要求比較低,一般不會判定其構成幫助侵權,不會要求其承擔連帶責任。除非網絡服務商有明顯的過錯,也就是通常意義上的明知故犯,即對侵權者的行為到了不可接受的地步,這時候就要追究其責任。
但是,即使是在這種大環境下,淘寶也不止一次因幫助侵權被判賠償,其中最有名的一個案例是“衣念訴淘寶侵權案”。享有“TEENIE WEENIE”、“E-LAND”等品牌服裝專有權的衣念(上海)時裝貿易有限公司在淘寶網上發現,杜某的網店低價銷售假冒的上述品牌的服裝,短短兩個月已售出幾十件,這些品牌服裝正品的價格是仿冒產品的五至十倍。為此,衣念公司7次發函給淘寶網,要求刪除杜先生發布的侵權商品信息。淘寶公司應要求刪除了這些信息,但未對杜某采取限制發布商品信息、扣分、直至凍結賬戶等處罰措施,所以杜某的網店仍然繼續發布侵權商品信息。衣念公司為此將淘寶和杜某一并訴至法院。一審二審法院均認為,淘寶網知道杜某利用其網絡服務實施商標侵權行為,但僅是被動地根據權利人通知,采取沒有任何成效的刪除鏈接之措施,未采取必要的能夠防止侵權行為發生的措施,從而放任、縱容侵權行為的發生,其主觀上具有過錯,客觀上幫助了杜某實施侵權行為,構成共同侵權,應承擔連帶責任。法院遂判定杜某和淘寶網構成侵權,共同賠償衣念公司1萬元。
另一起淘寶被判侵權的案例是“知錢股票軟件訴淘寶侵權案”。知錢(北京)理財顧問有限責任公司開發了股票培訓軟件,此后發現淘寶網上有上百家經營者非法復制并出售涉案作品,原價上萬元的培訓課程,銷售的價格最低只有5元。知錢公司將淘寶網及網店店主王某共同起訴至法院。法院經審理后認為,淘寶網在接到權利人多次通知后,并未及時刪除相關的侵權信息,因此應對這種擴大的損失承擔相應的責任。最終,法院判決王某賠償知錢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支出2萬元,淘寶網在1萬元內負連帶責任。
當然,由于電子商務發展異常迅猛,且監管也存在一定盲區,不僅僅是淘寶,其他諸如京東商城、卓越亞馬遜等電商企業,都普遍存在被指銷售假貨的情況。
打假口號一直很響
據統計資料顯示,在我國近5億網民中,有超過30%的網民在網上購物,網絡購物的用戶總數已達到1.5億。淘寶網作為國內電子商務行業翹楚,在企業不斷壯大的同時,因其C2C開放平臺的模式,一直有人將其比喻為“網絡老秀水”,成為假冒侵權產品的藏污納垢之處。雖然淘寶網聯合相關部門大舉維權之旗,但網購平臺對賣家的偏袒依然常常被維權者所詬病。為什么不對這些售假者下重手?熟悉電子商務的業內人士一語道破天機:都下重手,那淘寶們的利益哪里來呢!
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云曾在回應淘寶售假的指責時大喊冤枉并稱:“淘寶不生成假貨,是社會上生成的假貨在淘寶上容易被發現而已。我沒有辦法把這個假貨打掉,因為我不是執法機構,我只有把他關店,把相關資料交給公安部門。”馬云的這個回應受到廣泛質疑。眾多用戶質疑者認為,淘寶的確不是執法機構,但對于網店假貨問題,仍負有不可推卸的監督管理責任。淘寶網沒有辦法打掉假貨,卻可以滿世界忽悠“淘寶商城品質保障”,且在收取押金后,既給網店頒發并懸掛上“正品保障”、“消費者權益保障”的認證標識。這些金字招牌掛出去了,就應當積極履行認證承諾,讓消費者放心網購。
雖然指責淘寶賣假的聲音不絕于耳朵,但不能否認的是,淘寶為杜絕假貨出臺了一個又一個措施,處理了大量的侵權投訴信息。馬云曾多次公開表示,淘寶致力于建設誠信交易體系,注重知識產權保護。淘寶也一直在做打擊售假的努力,相繼推出“7天無理由退換貨專區”、“假一賠三專區”等特色服務。淘寶網還與警方建立了聯動機制,共同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的違法行為,根據平臺侵權行為特點及消費者投訴情況等,定期向警方經偵部門提供相關侵權案件線索,警方將根據侵權者的網上記錄對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罪的賣家對立案查處。
不僅僅是加強制度建設,淘寶也為打擊售假投入了巨額資金。光是2011年,淘寶就投入2億元打造“購物天堂,放心淘寶”,用于消費者保障計劃,并將與國家九部委全面聯動,進一步加大打擊侵犯知識產權行為。
重視知識產權要看行動
重視知識產權的口號喊得很響,打擊售假的措施制定了一堆,淘寶商城更名為天貓,淘寶試圖鳳凰涅磐。但當“淘品牌”被集體搶注一事爆出,淘寶是否真的重視知識產權再次被劃上了問號。
據了解,“淘品牌”遭遇集體被搶注后,淘寶做出了應對:向牽涉其中的“淘品牌”發出了通知,并對所有天貓原創品牌發出了預警。可以預計的是,未來圍繞這些品牌與被搶注的商標將發生說不完的故事。
當前,網絡購物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電子商務企業必須認識到在線零售商在法律上是典型的輕資產公司,店鋪、交易量、信譽都是無形資產,只是通過不斷的經營,形成一個消費者認可的口碑,最終落實到品牌,而商標則是品牌的基石。任何對于知識產權的不重視或是疏忽,都將嘗到苦果。
“淘品牌”的被搶注事件再次給電商企業上了很好的一課:唯有真正重視知識產權,建立起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運營制度,才能培育出受消費者歡迎的品牌,才能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