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每天我們都能聽到蘋果又申請了某個專利的消息,而一些網(wǎng)站為了吸引用戶的流量,會專門報道這些專利,但作為用戶,我們有時會點進去看,有時又不會,主要是看這個專利是否夠有趣。
但對于蘋果申請的專利,大部分都是些表面看不出到底它們是什么東西或者到底有什么意義,直到蘋果發(fā)布出相關(guān)的產(chǎn)品。這種很難分辨出到底蘋果是為什么申請了專利的原因,就在于蘋果幾乎會為所有東西申請專利。
一本由 Fred Vogelstein 撰寫的書:《狗咬狗(Dogfight: How Apple and Google Went to War and Started a Revolution)》,講述了蘋果和 Google 在智能手機領(lǐng)域的戰(zhàn)爭。在 2006 年蘋果正要發(fā)布第一代 iPhone 時,董事會在一次會議上討論了關(guān)于專利的問題,關(guān)于該為哪些東西申請專利的問題。
喬布斯的回答最簡單暴力:“我們會為它的一切申請專利”。一切,在喬布斯眼中,就真的是一切。
從那時起,蘋果的工程師們每周都會與律師見面,討論哪些東西可以申請專利,甚至是一些蘋果用不到的技術(shù),也照樣不能“幸免”,為了以防萬一。
蘋果的代理律師是這樣解釋給 Vogelstein 聽的:“我們基本上是為所有東西申請專利,并且我們會嘗試不同的方式,即使是我們不能百分之百確定會不會用到產(chǎn)品打造中”。土豪蘋果大概是覺得反正我已經(jīng)支付給律師錢了,不如順便都給它辦了。
這樣如此“積極”的專利策略也幫助蘋果阻止競爭對手打造同樣的東西,同樣也讓蘋果在潛在的官司中占據(jù)了一定的主動。
所以下次你再看到蘋果為了什么東西而申請專利,不要驚訝,記住就算是個三文治,如果可以的話蘋果也會去申請專利,但這絕對不意味著我們會拿到什么 iSanwich 之類的產(chǎn)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