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視覺中國因黑洞照片授權一事引發了社會大眾的廣泛關注。一時間,網絡上除了對于圖片網站自身行為規范的問責之外,也有不少攝影師坦言自己在與圖片網站合作過程中存在合作模式模糊、利潤分配不均的問題;更有許多圖片使用人吐槽圖片網站動輒漫天要價,令自己陷入財務、名譽的雙重損失。圖片版權保護究竟應該何去何從?圖片拍攝方、圖片網站、圖片使用人,作為圖片版權行為關聯的三方又該如何平衡彼此的關系?
版權方:創權合理 行權謹慎
藝術創作是自由的,但版權的享有和保護卻要在法律的邊界內行走。就版權方而言,其在進行圖片創作時,可能涉及對特定物體或者人物的展示。由于特定物體可能享有商標權或者版權,而人物亦具有肖像權,因此,在對于包含上述內容的作品進行使用和授權時,版權方應首先爭得有關權利人的同意,以免引發不必要的糾紛。
此外,版權方需要與圖片網站合作的,應與圖片網站至少明確如下問題:授權方式(是否獨家)、授權時間、授權權限、利潤分配方式、合作結束后圖片的刪除或處置等。只有細致而明確的約定,才能保證自己作為權利人能夠充分享受自己的、勞動創造的經濟價值。
圖片網站:積極監督 取財有道
作為版權方與圖片使用方之間的連接渠道,圖片網站在實現版權商業化的道路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圖片網站在商業運營過程中除了充當推廣者之外,還要肩負起監督者的職責。所謂監督包括監督產業上下游和自查兩個方面。
對于上游,圖片網站在充當作品推廣人之前應首先確認圖片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所謂的圖片授權方系該作品的權利人、圖片內容不在法律禁止商業宣傳的行列,如國旗、國徽等。對于下游,圖片網站應及時確認下游的圖片使用是否系授權使用、是否在授權范圍內使用或使用是否超出了法律規定的合理使用范疇。
就自查而言,圖片網站應及時審查自己網站上的圖片內容,對于暫時未能發現版權方的圖片,網站不能以版權方自居,也不能假裝獲得了版權授權而擅自展開商業活動;對于已經獲得授權的圖片,務必在授權范圍內進行商業推廣;對在授權期結束后的圖片作品,網站應及時清理并按照約定向版權方支付利益。
圖片網站應堅決杜絕通過對作品進行簡單復制并添加水印的方式向他人主張權利的做法。我國著作權法對于作品的獨創性具有較高要求,對于他人作品進行簡單的復制或再現不具有著作權法意義上的獨創性,亦不能構成新作品。即便添加水印,圖片網站對于上述圖片亦不享有任何有效的權利。以此為基礎進行商業推廣,難逃不當得利與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追責。
圖片使用方:尊重版權 精明付費
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及經濟利益,系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因此,對于圖片使用方而言,應樹立版權意識,努力做到對他人圖片合法合理使用,并在必要時支付特定費用。
如不小心收到了涉嫌侵權使用提示也莫慌張,需從如下角度合理分析,做一名知識產權付費用戶。第一,自己的使用是否屬于《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規定的合理使用的范疇而無需付費,如為新聞報道目的使用、為課堂教學目的使用、為個人學習、研究目的使用等。第二,所謂權利方是否系適格賠償對象,作為權利人其是否享有作品原告、著作權登記證書、委托創作合同等;作為圖片網站其獲得授權情況如何,其掌握的權利方權利憑證是否充分、合理。第三,權利方或圖片網站主張的賠償數額是否合理,此時,需考察權利方或圖片網站是否有合理的計算公式及賠償依據,其是否有證據支持自己的賠償依據。
社會對于圖片版權的關注,反映了經濟、文明的進步。落實圖片版權保護的細節,平衡圖片版權產業鏈上各方的關系,是圖片版權事業長期健康發展的基石。只有版權方、中間方、使用方均在有關問題上保持謹慎態度、施以合理注意,三者相互制約,圖片版權事業才能迎來更加清晰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