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來源:泓翎集團
“商號”和“商標”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法律適用和保護范圍卻完全不同,導致很多人分不清楚,無法判定到底自己該不該去維權,想找個律師問問,又擔心白花咨詢費,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兩個權利。“商號”和“商標”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法律適用和保護范圍卻完全不同,導致很多人分不清楚,無法判定到底自己該不該去維權,想找個律師問問,又擔心白花咨詢費,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兩個權利。
“商號”是口語,法律上的名稱叫“字號”,是企業名稱的組成部分。按照行政法規,企業名稱由地域+字號+行業+組織形式組成,同一地級市內不允許出現重名。比如“南京XX法律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其中“南京”是地域,“XX”是字號,“法律咨詢服務”是行業,“有限公司”是組織形式。企業名稱受《民法典》保護,冒用他人企業名稱是指對企業全稱的使用,擅自將其用于商業活動可能涉嫌詐騙,會受到《刑法》的責任追究。企業名稱對注冊程序的排他性保護僅限于同一地級市,對使用程序的排他性保護包含全國范圍。我們常說的“商號”(也就是字號“XX”)受《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侵犯他人字號可能會承擔《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侵權責任。
這里注意啊,我說的是“可能”,不是“一定”。作為一個地域遼闊的大國,重名不管是對個人還是企業都是非常常見的事情,法律無法禁止重名現象,所以不可能賦予企業字號的絕對保護權。字號侵權的必要認定條件是會讓他人對商品或者服務的來源造成關聯性誤認,這種誤認有兩種情況:1、被侵犯的字號在該行業中知名度極高,擅自使用會讓人誤以為雙方存在關聯關系;2、侵權者不光使用了該字號,還使用了引人誤認的宣傳方式或者產品包裝裝潢,刻意引人誤解。只有達到這個前提條件,擅自使用他人字號的行為才會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才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不同地域存在同一字號企業各自獨立經營,這個可能真的是個巧合,法律不可能去苛責巧合中的任何一方,所以干脆不干涉。
那字號是不是無法獲得絕對排他權呢?把“字號”注冊成“商標”就可以獲得該行業的壟斷使用權,但是這種方式越來越難實現,因為企業名稱肯定是方便記憶的中文,但是方便記憶的中文已經越來越難以通過商標注冊審查,所以能將字號和商標統一的企業要不就是很早成立的企業,要不就是真正的幸運兒。之前我們專門講過商標的維權,在注冊的相同或類似產品/服務上,商標權人可以獲得相同或近似標識的排他權,本文就不對此過多論述,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看前面的文章。
從上文論述可以看出來,商號和商標是完全不同的權利,維權思路不可能一樣。商標維權完全可以緊扣注冊商標證來快速取證維權,但是商號維權就需要綜合評估原告情況和擬起訴的侵權行為,充分考慮后才能給出是否可以維權的結論,需要經驗豐富的專業知產律師才能勝任。這就是為什么在知識產權領域,反不正當競爭案件數量遠低于商標侵權案件數量的根本原因。
我們一直強調知識產權領域的獎勵和自身的投入成本有極大關系,投入越大越受保護。字號壟斷權本身和中國現實情況、法律法規相悖,想要獲得法律保護和獎勵,企業就得拿出更多成本投入更多心力來經營,做大做強后才能獲得法律特許的壟斷利益。只要遵守體現國家意志的法律,作出國家鼓勵的行為,國家一定會給你超額回報,守法必有獎勵,違法必有代價!同時我們要提醒所有準備創業的朋友慎重對待企業名稱,要拿出給自己孩子起名的認真去對待公司名稱,如果能在一開始就將商號和商標統一,那未來可以借助法律的力量排除市場競爭對手,獲得更大的商業價值回報。
下一篇 人人視頻,正版才是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