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招徠生意,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南京街頭一些店面招牌名稱可謂煞費苦心。25日,記者在西祠網看到諸如“勾魂面”、“小女賊”、“地雷面館”另類店名及照片,果真如店主所愿,真的過目不忘。
“小女賊”是說商品很妖嬈?
這是家服裝店,位處江寧義烏小商品城。來購物的多半是女生,但大家對店名都莫名其妙。是提醒顧客防止被盜,還是要告訴大家里面的女裝很妖嬈?店主笑著搖搖頭說,為取店名,她和一幫朋友幾乎絞盡腦汁,為了出位,他們從“小笨賊”、“小怪物”等一路走來,后來考慮到顧客多是小女生,“小女賊”顯得比較貼切,主要想突出自己的服裝風格,很另類。如今,這個小店回頭客特別多。但一些上了年紀的過客,每次經過總忍不住指點一番。
“地雷面館”真有雷動效應
“地雷面館”在建鄴區內,店面及內部擺設已顯陳舊,但這個雷人的名字,依然為面館帶來相當好的效益:各類面條做得相當不錯,有煮面、澆面、炒面,還有餛飩、炒飯,顧客除了周邊居民,不少人大老遠奔著響亮的店名而來。在網上,一些消費過的顧客自稱“工兵”,有的稱自己是“排雷兵”,有的還說要去吃“手雷彈面”,這好吃的雷面成了網友的談資。“地雷面館”老板姓雷,據說他一跺腳一尋思就取出這個“雷名”。面館上了西祠胡同的美食版,丁丁網、E美食網的點擊率也很高。
勾魂面是大勾還是小勾?
“勾魂面”也在建鄴區北圩路上,這仨字讓人不由想起蒲松齡筆下的《畫皮》,晚上去還真會讓人汗毛立起來。店內布置很有特色,顧客也不少。菜譜上,勾魂面是主打品牌,特色是口感香辣,讓人流戀忘返。老板引經據典地介紹:“勾魂面”是明末清初流傳下來的,在四川成都非常流行,在東北也很受歡迎,它剛在南京落腳。記者要了碗“勾魂面”,店員立即問道:小勾還是大勾?原來,小勾就是小碗,大勾就是大碗。記者表示來碗小勾,店員立即對后場通報:“小勾一碗!”
全國雷人店名知多少
南京邁皋橋有一家專賣鴨脖的店,名為“脖物館”;堯化門有家理發店叫“發之現場”;漢中門一家鞋店叫“鞋門歪道”及“和鞋社會”等。而在全國各地,雷人店名更是數不勝數,讓我們看看這些五花八門的諧音店名:小犬純衣廊(寵物用品專賣)、留得華服飾、兆本衫服裝店、藝建聯科技書店等。這些還好,因與名人諧音,讀后讓人會心一笑;但有的店名就太不文雅了,如濺貨、狗屎面、罵廚子家常菜、小兔崽子服裝店、他奶奶個熊、奶的酸梅湯、大辮燒烤、包二奶內衣、衣冠勤售、牛B拉面等不一而足。還有的店名不夠嚴肅,打的是商標的擦邊球:如“最高發院”(發廊)、“發新社”;“棕楠海”(浴室),“撿茶苑”(茶葉店)等。更有為了讓人難忘的,如“生意不太好”,“看你下次還不來”等。
有的網友說,店名出軌也屬正常。在文化和價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我們應該提倡鼓勵標新立異,迎合時尚潮流;也有網友說,店名為了嘩眾取寵、吸引眼球,反而淡化了其中的文化內涵。南京是一座歷史名城,每個市民都有責任在公共文化的打造方面精益求精、盡善盡美,另類和個性不是城市的文化。營造怎樣的城市文化氛圍,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