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2010年11月10日,廣州制藥巨頭廣藥集團,在北京召開了一場關于王老吉身價的新聞發布會,這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卻引起了另一家公司——加多寶的強烈反應,王老吉的所有權糾紛也隨之浮出水面。
2010年11月10日,廣州制藥巨頭廣藥集團,在北京召開了一場關于王老吉身價的新聞發布會,這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卻引起了另一家公司——加多寶的強烈反應,王老吉的所有權糾紛也隨之浮出水面。
導火索
王老吉價值千億了!
廣藥集團在北京宣布,王老吉品牌價值已達1080億元,登頂中國第一品牌,同時也提出了2015年實現500億元的銷售宏圖。
但在廣藥高調營銷王老吉品牌的同時,紅罐(即紅色易拉罐裝)王老吉的母公司加多寶終于按捺不住,其在11月12日通過官網發布了一則“澄清王老吉品牌有關情況的聲明”,文中聲稱,“紅罐王老吉產品是由香港鴻道(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內地旗下的加多寶企業生產和銷售的,并非廣藥集團生產和銷售的。廣藥集團與鴻道集團、加多寶企業之間無任何隸屬關系,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控股、參股等投資關系。”加多寶稱,新聞發布會所使用的紅罐王老吉產品圖片、廣告語、銷售數據等,均未征得加多寶企業的同意或授權,相關數據也未經加多寶企業核實。
紅罐王老吉租約糾紛
王老吉究竟是誰的?資料顯示,王老吉涼茶由一位名叫王澤邦的人初創于清朝道光年間,王澤邦去世后,第三代傳人便將涼茶店開到了香港,并將王老吉“橘紅底杭線葫蘆”的商標注冊,成為第一個注冊的華商商標。1949年,由于政治原因,王老吉被一分為二,廣州王老吉涼茶被歸入國有企業,彼時執掌國內王老吉品牌的是已經更名的“廣州羊城藥廠”,隸屬于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廣藥集團);而在香港的王老吉則依然由王澤邦家族后人經營。當時,王老吉品牌都只是一個區域性的地方飲品。
●1995年,王老吉品牌所有者——廣藥集團將罐裝王老吉品牌使用權租給了香港加多寶。“香港加多寶的王老吉品牌使用權的確是我們租借給他的,從1995年開始,一直到2020年。”2008年6月19日,時任廣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何舒華證實,加多寶在此期間擁有獨家經營紅色易拉罐裝王老吉涼茶的權利。
●1997年2月12日,廣藥集團注冊申請了王老吉商標。一天后,羊城藥業與香港鴻道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商標許可使用合同:鴻道集團取得了獨家使用“王老吉”紅罐生產銷售使用權,合同有效期至2011年12月31日,有效期15年。2001年續簽合同,有效期共計20年。可是,2005年廣藥元老李益民受賄被抓,其在2001年至2003年間先后接受香港加多寶公司陳某賄金300萬港元。而陳某證詞中表示:加多寶公司租用的“王老吉”商標到2003年使用權即將到期,因此300萬港元行賄李益民是為將商標使用權加簽10年所致。
如果法律上認定李益民簽署的合同無效,那么商標租期應至2012年1月1日起應收歸廣藥集團。但至今,此前的協議是否算數、雙方合同到期時間確切是何時都是未知數。一位廣藥集團的內部人士對新快報記者坦言,合同真正的到期日目前無法告知,因為集團還未明確開會研究過。
●據悉,目前廣藥集團其實只擁有王老吉的國內商標所有權,香港王老吉卻手握著更加重要的資源,由于很早就在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中國臺灣、日本、中國澳門、法國、加拿大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注冊了“王老吉”商標,公司的第五代傳人王健儀手中擁有包括中國香港及海外的商標注冊權。
2002年11月,雙方簽署了10年使用權轉讓協議。在此期間,廣州王老吉生產的“王老吉”系列產品可以在上述地區銷售,同時廣州王老吉按銷售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對方商標使用費。而如今,租約即將到期,香港王老吉的掌門人王健儀已經聲明了到期便不再續簽。
“出不了國”只是困難之一,更麻煩的是,國內的商標也不是廣藥一家所有。
2005年1月,同興藥業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以1.6888億元的代價取得廣州王老吉48%的股份,與廣州藥業并列為第一大股東,其余的3.907%為自然人持有。而有加多寶內部員工透露,“香港鴻道集團有高層以個人名義通過香港同興藥業占有廣藥集團大筆股份”。更令人費解的是,香港鴻道集團的工商信息顯示,“鴻道發展有限公司”(HUNGTODEVELOPMENTLIMITED)早在2004年8月9日就改名為“王老吉有限公司”(WONGLOKATLIMITED),而這么多年來,該公司對外卻一直自稱為香港鴻道(集團)有限公司,究竟用意何在?
加多寶貼錢銷紅罐
1998年,加多寶在廣東東莞設立第一家工廠,此后又對王老吉進行了多次產品改良和工藝創新,目前已在廣東、北京、福建、浙江、青海、杭州和武漢建立了7個生產廠和18條生產線,年產十幾億箱。此外,其在媒體上的投入也相當驚人,“怕上火,喝王老吉”幾乎一夜之間紅遍中國。
一位與加多寶打交道多年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加多寶在2002年開始全面鋪渠道的時候,幾乎是“貼錢”做的,現在很多加多寶的經銷商都是千萬億萬身家。此外加多寶還推行火鍋店鋪市與合作酒店來做強餐飲渠道。“先肥經銷商”策略讓紅罐王老吉在中國各縣級市遍地扎根,2002年銷售額還不及2億元的王老吉涼茶去年在中國銷售160億元,超過了可口可樂的150億元,成為“中國飲料第一品牌”。而據加多寶集團總經理陽愛星介紹,早在2008年,紅罐王老吉就已順利通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的檢測,獲得在美市場銷售資格;今年10月份,泰國旅游部也宣布紅罐王老吉成為泰國旅游專用飲料。“有華人的地方,就一定有紅罐王老吉!”是加多寶進軍國際市場祭出的又一張王牌。
廣藥斥巨資推綠盒
由于手中還握有盒裝王老吉的商品權,廣藥也開始對上世紀90年代中就已上市,但口味偏苦、銷量很低的綠色盒裝的王老吉涼茶進行再度包裝。在盒裝王老吉迅速按照罐裝改良口感后,廣藥開始不惜血本廣泛地做廣告,于是在“怕上火喝王老吉”之后,“王老吉也有盒裝”的廣告語也迅速蔓延。借助紅罐拉動,2007年“綠包”王老吉銷售額達到7.1億元。有市場調查機構出具數據顯示,2009年紙盒裝王老吉銷售增長達到26%,而罐裝王老吉則下跌了10%。不過新快報記者翻閱廣州藥業財報也發現,綠盒王老吉的生產商王老吉藥業(2004年3月4日,“羊城藥廠”改回廣州王老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上半年的主營業務收入為8.36億元,同比減少2.47%;凈利潤為6457.2萬元,同比減少41.07%。對此,廣州藥業表示,王老吉藥業的保濟系列產品、潤喉糖的銷售額同比錄得較大增幅,而王老吉涼茶的銷售額則有所下降。
各說各話
廣藥:牽手中恒集團做大涼茶
11月10日廣藥集團突然高調宣布,其為“王老吉”品牌擁有者,并將向全球招募合作伙伴,以實現“王老吉大健康產業”藍圖。其中,廣藥此次招商項目就包括王老吉涼茶。而從負責此次廣藥全球合作伙伴招商項目的相關人士處證實,廣藥此次招商項目的確包括王老吉涼茶,但只涉及廣藥生產經營的綠盒裝王老吉,紅罐王老吉并不在列。
11月23日,廣藥集團新任總經理李楚源在“首屆‘大南藥’發展戰略高峰論壇”宣布,廣藥集團與廣西中恒集團強強聯合結成“大健康戰略合作伙伴”。中恒集團的主業原為制藥業務和房地產,今年開始全面進軍涼茶飲料市場。5月,新品龜苓寶飲品開始投放市場,主攻南方和東南亞市場,今年產值約1.5億元,并計劃年內將龜苓寶項目擴大10倍;6月份,又以9000萬元的價格整體收購廣西梧州雙錢實業有限公司100%的股權,由此擁有了國內最大的龜苓膏生產基地。
加多寶:將以傳承王老吉為己任
而坊間還有猜測,廣藥一番舉動意在施壓于加多寶,為談判續租“王老吉”品牌增加籌碼。
據一名加多寶內部員工透露,當年廣藥僅以300萬/年的價格就將“王老吉”商標廉價租給了加多寶。而廣藥集團相關負責人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廣藥集團一直在和加多寶進行品牌續租的洽談,希望品牌續租價格公正、合理,“包括可口可樂和麥當勞的品牌使用授權方式,續租價格有很多標準可以參考。”
對此,陽愛星則表示,“此次加多寶集團在亞運營銷中對于紅罐王老吉品牌進行如此大規模的投入,我相信已經可以證明我們對于王老吉品牌發展的信念。過去,現在,未來,加多寶人一直專注于將王老吉涼茶飲料做大,做強。我們不僅將王老吉作為一個品牌看待,而是以傳承并發揚這一祖傳涼茶文化瑰寶為己任;不遺余力地將王老吉從一個區域品牌,發展為全國領先的知名品牌,并最終走向世界,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國際頂級飲料品牌。”
下一篇 中國網絡下載歌曲獲刑第一案審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