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末,主營業務為新能源領域的膠粘劑產品的上海康達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達化工”)過會。
康達化工前身成立于1988年,多年來一直從事構膠粘劑的研發和生產,致力于實體經濟。其控股股東陸企亭1963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有機化學專業,從事膠粘劑研究近50年,是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的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康達化工擁有一支以陸企亭為首的研發團隊,但即便如此,由于新能源領域的膠粘劑市場長期被外企巨頭壟斷,破除這種壟斷遠非一日之功,康達化工目前雖有發明專利,但在主打產品的技術專利上卻交了白卷。
沒有自己的專利技術,打破這種壟斷似乎有些天方夜譚。壟斷不破,康達化工的盈利狀況始終充滿不確定因素。同時,受下游客戶景氣度下滑,以及人民幣升值利于以美元結算的外企產品等因素的影響,康達化工2011年三季度,產銷增長已基本停滯。
主營產品欠缺專利
康達化工目前已取得15項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外觀設計專利6項。發明專利占授權專利的40%,比重頗高。
但是,記者發現,在康達化工的6項發明專利中,只有2項為膠粘劑的相關專利技術,其余四項中,一種為環保滲水型塑膠跑道,另三項則是施工方法,均與膠粘劑無關。而這兩項膠粘劑專利中,一項是丙烯酸酯膠粘劑技術,一項是聚氨酯復膜膠技術,兩項專利都與康達化工的主營產品環氧樹脂結構膠無關。
根據招股書,2008年以來,康達化工將新能源領域的膠粘劑產品應用作為該公司產品開發和市場拓展的重點領域,其中環氧樹脂結構膠為康達化工的主營產品之一,主要應用在風電葉片用結構膠領域。過去三年一期,風電用環氧樹脂結構膠銷售收入占康達化工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5.85%、39.58%、52.07%和53.00%,2010年開始占比過半,且比重仍在上升。
過去三年一期,擁有發明專利的丙烯酸酯膠粘劑的銷售收入占同期營收的比例分別為40.35%、30.25%、23.85%和23.06%,急劇下滑;而聚氨酯膠的銷售占比僅為5.12%、1.94%、1.84%和2.29%。銷售占比過半的主打產品環氧樹脂結構膠的技術卻被外企壟斷,康達化工該技術仍處于缺失階段。
而風電用膠市場偏偏被國際化工巨頭壟斷,國產膠市場份額較小。而康達化工早在2008年就已將環氧樹脂結構膠等新能源領域的膠粘劑產品作為市場拓展的重點領域,但3年時間過去,該重點領域的核心技術卻依然為“零”。而沒有自己的專利技術,又何談打破外資企業的行業壟斷、實現長期利潤。
不可否認的是,雖然目前環氧樹脂結構膠仍被國際化工巨頭所壟斷,但是難言這種壟斷會持續多久。而康達化工研發出專利、改進工藝流程也并非遙不可及。更為重要的是,康達化工多年來堅持做實業,或許對投資者而言,康達化工為其贏得回報帶有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但目前根據預披露材料,康達化工對實體經營的專注度遠高于那些“不靠譜”的上市公司,只是投資者對募集資金投向的效益,恐怕不要期望太高。
報告期現關聯交易
報告期內,康達新材向煙臺民生化學品有限公司的采購額分別為48.55萬元、196.24萬元、359.62萬元和128.63萬元。康達新材分別于2009年2月和8月分兩期投資煙臺民生化學品有限公司230萬元、228萬元,合計占煙臺民生公司實收資本的51.07%。
雖然2010年4月,康達新材將持有的煙臺民生公司26%的股權轉讓給煙臺民生公司原股東侯春生,轉讓價款233.48萬元,持有的15%的股權轉讓給煙臺民生公司原股東王樹林,轉讓價款134.70萬元,但出讓后康達新材仍持有煙臺民生公司10.07%的股權。
此外,過去三年一期,深圳市宜而固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而固”)對康達新材的產品銷售額為651.62萬元、652.11萬元、882萬元和411.01萬元,占比分別為4.22%、3.02%、2.85%和2.41%。雖然銷售金額占當期銷售比例不高,但是宜而固自2008年以來一直是康達化工的第一大銷售商。
根據招股書,宜而固系康達新材股東楊健的弟弟楊康、楊寧于2004年5月17日分別投資45萬元、5萬元設立,為康達化工在廣東地區的經銷商之一。楊健則為康達新材實際控制人陸企亭的女兒陸鴻博的配偶。
2010年9月深圳宜而固的法人代表、控股股東楊康因為突發心臟病去世,2011年3月28日,法人代表和總經理變更為楊康的遺孀廖昊琮,廖昊琮同時還擔任該公司的執行董事,原總經理楊寧成為監事。但楊健的弟弟楊寧仍持有該公司10%股權。
下一篇 王老吉紅綠商標權之戰更趨白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