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家溝芹菜:劍指“國字號”,“大家閨秀”成色顯現
1公斤精品裝“馬家溝”芹菜108元一盒,2公斤普通裝98元一盒……去年一進入冬天,馬家溝芹菜就亮出開市價,并連續7年保持價格堅挺。1月29日,青島琴園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倫慶東來到北京一大型超市,與合作伙伴簽訂了購銷馬芹和貢品芹葉茶協議……一連串品牌化高端化的產業運作中,“馬芹”似乎已顯出幾分“大家閨秀”的成色來了。
“馬家溝芹菜已從一棵小小的農家菜,成長為‘國字號’的名貴菜,”平度市李園街道農業中心主任曲香遠分析,作為中國馳名商標的馬家溝芹菜,已連續獲得全國四個“第一”,即全國第一個葉類蔬菜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第一個拍賣農產品區域專營代理權、第一個芹菜博物館、第一個芹菜太空育種。
“應該獲得的國家級榮譽稱號,馬芹都獲得了,”曲香遠認為,這些稱號充分印證了國家權威部門對馬家溝芹菜的認可。
從注冊商標到成為全國馳名商標,馬家溝芹菜僅用了7年,這在全國是不多見的。平度發展“高端特色名牌農業”的品牌效應和價值魅力,在一棵小小馬芹身上得到淋漓盡致的詮釋。通過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名牌化運作,自2005年以來,這個農業大市已為之投入了大量精力、物力和財力,“立足自然資源稟賦,注重農產品營養的提升、美感的營造和文化內涵的挖掘,不斷地創新,”曲香遠如是詮釋馬芹“高端特色品牌”的戰略內涵。
事實證明,馬芹的品牌塑造過程就是文化塑造過程,平度在推廣過程中注入的文化內涵涵蓋了觀光農業、旅游休閑、高端生態等范疇,馬家溝芹菜產業園已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點。
短暫幾年間,馬芹已站到了國內芹菜“第一品牌”的位置,這個位置是微妙的,有品牌的美麗光環,但并不踏實,面對島城芹菜品牌競逐時代的來臨,說沒有危機感顯然不真實。而在馬家溝芹菜產業園采訪,記者可以感受到一種進取氛圍。“我們的愿景是打造‘國字號’農業品牌,現在只是有了一個好的平臺,”曲香遠說,如何把品牌芹菜、品牌農業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走過7年的馬家溝芹菜,眼下還有一件全力以赴的事在做:推動這一“國字號”芹菜品牌的產業化。“深加工是著力突破的重要一環,”倫慶東介紹,芹菜茶問世后,芹菜飲料、芹菜纖維等系列產品也在緊鑼密鼓地推出。毋庸置疑,馬芹在新的年度呈現的,將是一個更為厚重的芹菜品牌。
金口芹菜:出身“老字號”,靠農業合作社復出
1月30日,即墨市金口鎮海堤村的青島農合金口芹菜專業合作社大院里,杭州客戶按20元/斤的價格一下子訂購了2000多斤“金口翠”牌精細芹菜,“以前哪是這種景啊!”村支書、合作社理事長宮崇海感慨地介紹,兩三年前,這里芹菜收購價還是幾毛錢一斤……“有了合作社,抱團闖市場,老貢品芹菜重見天日了!”
說起這金口芹菜,并非等閑之輩。“海堤村種芹菜已有300多年歷史,”宮崇海介紹,海河交匯的特殊地質、水質,使這里產出的實心芹菜以香氣濃郁、口感清脆、青玉品質而蜚聲久遠,具有實心、綠葉、白根、清甜、質脆、纖維少的特點。清朝乾隆皇帝品嘗了海堤村“后花園芹菜”后,贊不絕口,欣然題詩曰:“翡翠掩蓋無顏色,郁香不忘后園情。”從此,海堤芹菜成了欽點貢品……但歷史翻過滄桑百年后,這“老字號“芹菜卻玩不轉了,“2009年以前,村里菜農靠地頭、周邊集市來銷售,外面來的收購商把價格壓得極低,1斤芹菜一般能賣3到5毛錢,”宮崇海說,豐產時芹菜賣不出去,有的菜農干脆把它倒進溝里扔掉了。
一個有輝煌歷史的“老字號”農產品何以淪落如斯?金口菜農面對的是一個不小的問號。但他們看出了門道,癥結在于菜農“單打獨斗”,沒有統一銷售網絡,形不成產業優勢。為此,該村開始做“抱團”拓市場的文章了。
2009年,海堤村成立了青島農合金口芹菜專業合作社,注冊了“金口翠”商標,建起芹菜加工車間。“咱們靠‘三招’鎮住了壓價的收購商,開始優質優價,規模產銷,”宮崇海頗為自豪地講起金口芹菜重出江湖的小故事。
招數一:抱團發展戶戶都“統一”。抱團發展,標準自然要統一起來,才能形成金口芹菜識別性的品質,更好地形成品牌打入市場。合作社統一供種,統一生產標準,統一培訓,還實行統一的品牌、商標和包裝,統一銷售。為保證金口芹菜的品種純度,海堤人下了功夫,“大田里自然傳粉產出來的芹菜品種,實心的、半空心的混到一起,產出來的就不是正宗金口芹菜了!”宮崇海介紹,現在他們建起了大棚,用蜜蜂傳粉育種……
招數二:實行保護價,菜農收益大。保護價,已形同金口芹菜合作社誕生之初就打下的一道“烙印”、保護菜農的一道利器,受盡菜販壓價之苦的他們,2009年當年就打了翻身仗,以比收購價高10%的價格收購農戶的芹菜,把大部分菜農都拉到了合作社旗下,并從此形成一條牢固的契約。“現在合作社3塊錢收購1斤芹菜,俺家現有3畝地,一個秋季保守畝產1萬斤,這毛利就是9萬元!”海堤村村民宮崇深樂呵呵地分析道。
招數三:綠色無公害,設備來檢測。合作社以高于市場價10%的價格收購芹菜,也不是無條件的,“每戶芹菜農都要過一道關,檢測是否達到綠色無公害標準,”宮崇海說,合作社基地檢測室,有農業部門專門配發的設備,檢測芹菜有無農業殘留。對金口芹菜來說,這已是質量和品牌一道必不可少的保證。
金口芹菜原產地的這家合作社,已吸引盧家莊等村共300余戶菜農加入,種植芹菜300多畝,還帶動周邊成立了金家口蔬菜專業合作社等多個合作社。短短幾年間,“金口玉芽”、“金家口”、“金口翠”等芹菜品牌競相涌現。重出江湖的這一 “老字號”品牌,目前種植面積已逾2000畝,為農民年增收6000多萬元。
品牌之戰VS品質至上
審視青島地區芹菜產業的發展軌跡,不難發現島城“品牌芹菜”一個凸顯的特征:品質與特色,每一個芹菜品牌崛起的背后,都離不開這一要素的支撐。
試想,馬家溝芹菜如果不是挖掘出“清香嫩脆”的識別性品牌特征,她能被市場所認可嗎?金口芹菜如果不具備“纖維少、青玉品質”等地域性特色,消費者會買賬嗎?農業品牌不是憑空創造,其作用往往是化資源優勢為產品、品牌、產業優勢的“點金棒”,而作為品牌芹菜的馬芹也好,金口芹菜也好,再怎么發展都不能忘記立身之本!
眼下,島城一個又一個芹菜品牌的崛起固然可喜,但同時也把“守護品牌”這一重要的課題提上議事日程。
在國內,一個品牌出現后,最擔心的就是一擁而上的跟風者、山寨版,品牌價值被稀釋,甚至遭到破壞,農業領域,芹菜領域,又何嘗不是這樣?
隨著島城芹菜進入品牌多元時代,究竟會給芹菜產業帶來什么樣的景象?是“品牌之戰”的硝煙,還是進一步提升的境界?這確實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有些媒體開始炒作 “馬芹與金口芹菜的對決”,“實心芹菜與空心芹菜的叫板”,似乎樂于看一場 “芹菜大戰”的好戲。其實,從芹菜品牌的區域特色來看,未來的發展完全有可能演繹成從競爭到競合的態勢,使島城芹菜呈現“一東一西”、遙相呼應的區域化產業格局。在記者看來,這些所謂“叫板”、“比拼”都不重要,立足定位做好分內事,練好自身內功才是王道。
練什么樣的內功?重要的一點就是通過產業化運作來經營好品牌,維護好產品品質。對已一戰成名的馬家溝芹菜來說,早已有這方面的緊迫體會,一個區域內蜂擁而上的芹菜,都打著馬家溝芹菜的旗號,對品牌的沖擊是不言而喻的,個中的窘迫滋味,想必去年秋天他們已領教了,雖已申請了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并劃定范圍,但從宣傳推動,到更大規模的產業化整合,都還有許多工作需要完善。而對于正呈上升之勢的金口芹菜來說,前景非常可喜,但隱憂已在潛伏——金口鎮區域內就有十幾個品牌、十幾家合作社在經營,難免零散和質量參差不齊,馬家溝芹菜今天碰到的問題,金口芹菜似乎正在遭遇。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金口芹菜正在申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對此,有人認為,“地標”對于金口芹菜的意義是,可以和馬家溝芹菜“一決高下”了。實際上,競爭力固然重要,但它面臨的同樣一個大課題更不容忽視:那就是品牌提升后該如何經營好品牌,保護好品牌?
品牌競逐的時代,能否為青島芹菜的品質和產業發展帶來又一輪提升?我們拭目以待。
下一篇 迅雷起訴優酷盜版 索賠總額超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