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沒有機器的轟鳴,沒有喧鬧的場景,一臺臺電腦屏幕上,閃動的是機械構造的線條、核心部件的形狀、函數計算得出的一串串阿拉伯數字……
“這是我們的技術研發中心,通過電腦輔助設計,這里每個月都會誕生新的技術并提交新的專利申請。”陽光明媚的5月,在位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北京星和眾工設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星和眾工)技術研發中心,星和眾工副總經理康連柱向本報記者表示,創新與知識產權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根本。星和眾工是一家從事設計、制造金屬板帶深加工設備的高新技術企業,在這個市場競爭激烈的領域,如果沒有創新與知識產權,企業根本就無法在轉型升級之路上實現跨越式發展。
“我們走過的是一條典型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道路。”康連柱回憶說,10年前公司成立時,幾乎沒有一件專利,產品都是與同行一樣的,缺乏競爭力,企業效益也不高。近年來尤其是兩年前公司改制上市以來,企業將知識產權作為一項重要的發展戰略,不僅在企業內部健全了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完善了一系列知識產權制度,還將知識產權融入企業生產經營全過程,在企業內部的各個部門都有專職或兼職的知識產權管理人員。
“從企業技術研發到產品走向市場的3大環節上,知識產權部門都有發言權。”在星和眾工從事了8年知識產權工作的知識產權部部長尚東艷插話說,如今企業技術研發項目的立項,都十分注重聽取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的意見和建議;技術研發的成果,會盡快提交專利申請;新的專利產品投放市場,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監控是否有侵權行為的發生。
“加強知識產權工作,使我們嘗到了甜頭?!笨颠B柱十分肯定地稱,全面有效的知識產權管理使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企業對專利申請和授權的獎勵政策極大激發了員工創新的積極性,新的專利、新的技術、新的產品不斷為企業創造著越來越好的效益。
在專利質量與數量不斷增長的基礎上,星和眾工在轉型升級道路上也邁出了新的步伐。企業從以往開發傳統的金屬板帶深加工技術,一方面逐漸向該領域的世界先進水平看齊,一方面自主研發了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金屬彩涂生產設備,以及工藝先進的塑料制品生產設備,開拓了新的高端市場。
在康連柱的介紹中,記者了解到,如今的星和眾工70%的員工為技術研發人員,至今已提交專利申請80余件,獲專利權43件,其中發明專利11件。僅2012年,公司就獲得專利權13件,實現了平均每個月1件的目標。星和眾工還通過專利許可,使專利產生了更大的經濟效益。正是在企業的重視下,目前星和眾工已加入“北京市重點產業知識產權聯盟”,并成為北京市專利試點單位,正在積極向北京市專利示范單位行列邁進。
“我們的理想,就是通過創新、通過知識產權做大做強,使我們的企業和產品走向世界?!闭驹谝环薮蟮氖澜绲貓D前,康連柱充滿希望地表示。
采訪感言
如今,經歷市場的磨練,越來越多企業在參與市場競爭的實踐中明白了知識產權就是競爭力的道理。不斷健全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完善激勵機制,積極提交專利申請,努力參與專利試點示范活動,已經成為企業的自覺行動。與此同時,這些行為給企業帶來的是競爭力的增強,轉型升級步伐的加快和日趨良好的經濟效益,這是記者在星和眾工采訪時的真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