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訴比亞迪司法鑒定結果揭曉
日期:2009-04-25 00:00:00 訪問次數:2000
被媒體譽為“全國高科技領域知識產權第一案”的富士康訴比亞迪竊取商業秘密侵權案,出現突破性進展。日前,北京九州世初知識產權鑒定中心作出的官方鑒定書已經出爐。
據悉,鑒定結果表明富士康高管員工帶到比亞迪的系統文件其中確有大量文件構成非公知信息,能夠給企業帶來經濟價值。此案首次出現新突破,有了很大的實質進展,業內人士預期富士康勝訴機會甚大。此舉是否影響比亞迪分拆手機業務在香港上市的時間表,也備受全球電子專業代車間(EMS)及手機業者的關注。
高科技領域知識產權第一案
此前富士康指稱,旗下兩家公司手機外觀設計員工在跳槽擔任比亞迪手機設計部門負責人后,竊取和侵犯了富士康的商業機密,并分別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和香港高等法院提起訴訟。
今年11月初,由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深圳富泰宏精密工業有限公司和鴻富錦精密工業有限公司(富士康集團旗下公司)訴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涉嫌剽竊商業秘密案件,由于當事人對技術問題有爭議,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申請依法報全國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委托北京九州世初知識產權司法鑒定中心進行鑒定。富士康的系統文件是否自己獨有和非公知的、系統文件的真實內涵是什么、富士康和比亞迪公司系統文件的建立背景是否有聯系等成為當日聽證會的焦點。
富士康是國內最大的電子產品專業制造廠商,比亞迪則為全球第二大二次電池生產商,進入手機代工領域后發展勢頭迅猛。總部位于深圳的比亞迪2002年在香港聯交所上市,2003年起進入手機代工領域。公司2006年年報顯示,其手機部件業務當年銷售收入達51.34億港元,同比增長169%。由于牽涉到兩家國內電子行業巨頭公司的重大利益,此案一直為大眾關注,并被譽為“全國高科技領域知識產權第一案”。
富士康:不排除起訴比亞迪
竊取非手機業務的商業秘密
“該鑒定結果是基于目前看到的所有證據的鑒定結果,應該是最終結果。”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富士康國際發言人童文欣表示,對于這個結果,他認為和公司預期目標非常相近,這個鑒定結果對富士康與比亞迪商業秘密系列案件來說走出了關鍵的一步;這個鑒定結果對于富士康在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比亞迪商業秘密的一系列案件,包括刑事、民事等案件的審理都有一定的推動作用。童文欣相信中國的司法制度會給富士康一個公道的判決結果,也會對竊取企業商業秘密的行為作出相應的處罰,保護創新型企業的知識產權。
此外,富士康最近在香港法院對比亞迪重新提起商業秘密訴訟,除了此前在香港法院起訴的內容之外(該訴訟已經撤訴),富士康還起訴了比亞迪旗下的所有手機業務分公司,對于比亞迪竊取的富士康非手機業務方面的商業秘密方面信息,富士康還在調查取證中,不排除再次提起訴訟。富士康真正的目的是更好地維護公司的知識產權。至于為什么選擇在香港法院起訴,童文欣表示,雖然內地和香港在一般的訴訟程序上基本相同,但是在賠償部分有所差異,富士康希望能夠獲賠比亞迪因竊取商業秘密帶來的全部盈利數額。
比亞迪?押手機業務
分拆上市計劃遭遇沖擊
“目前我還不知曉此事,不便發表意見。”此鑒定結果出爐后,比亞迪法務部經理黃章輝向本報記者表示。
據此前消息稱,比亞迪籌劃已久卻在上市前夜擱淺的手機業務分拆上市計劃目前獲得了股東大會的批準授權。而比亞迪同時承諾,凡屬比亞迪因此訴訟“產生、導致或有關的所有負債、虧損、損害賠償、成本及費用(如有),本公司擬向比亞迪國際及比亞迪電子有限公司”等提供補償保證。但該保證“只會于比亞迪國際上市后生效”。此舉被視為為比亞迪國際的分拆上市“保駕護航”。
而剛剛公布的這個對富士康來說算是利好的鑒定結果勢必會對比亞迪的上市造成很大沖擊。目前證券業內人士在猜測比亞迪本來有望在12月20日實現分拆上市的計劃不知能否成行?抑或是流血上市?
而高盛集團最新發布的通報稱,由于北京方面的鑒定報告對比亞迪不利,因而富士康在香港法院的訴訟有望取勝。鑒于富士康曾對比亞迪要求巨額賠償,而比亞迪卻沒有為此可能存在敗訴的風險作任何財務預提。高盛于12月4日將比亞迪列入亞太區確信沽售名單內,并調低其目標價達11%,至50元,為2008年預測市盈率14倍,接近歷史低位。該行指出,比亞迪市場占有率下跌的情況在明年第二季可能會加劇。另外,高盛相信,競爭對手富士康新設的廠房會有助提高其競爭能力,反觀比亞迪積極的全球拓展計劃卻可能會增加其資本開支與經營成本,預料在比亞迪成功展示其設計能力前,諾基亞給予該公司的訂單規模有限。據此高盛將比亞迪2007年與2008年的每股盈利預測分別下調10%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