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們涉嫌搶注域名,相關域名構成不正當競爭及商標侵權等!”“我們注冊、使用相關域名具有正當性,既沒有惡意,也不構成侵權!”因網站域名出現爭議,福建多家在當地頗有影響力的企業對簿公堂。
近日,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下稱福建高院)就廈門才盛人才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才盛人才公司)起訴龍巖市企動力信息傳媒有限公司(下稱企動力公司)、龍巖市好工作人才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好工作公司)等搶注域名、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作出二審判決,認定被訴侵權域名與原告域名相似,被告構成對原告的不正當競爭,判令被告停止使用被訴侵權域名、關閉相應網站,維持了福建省龍巖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龍巖中院)作出的一審判決。
在業內人士看來,該案二審針對如何認定模仿抄襲他人有一定知名度的域名構成不正當競爭進行了分析,并在認定構成侵權的基礎上直接將爭議域名直接判歸原告所有,這對同類案件有一定指導意義。
雙方多次針鋒相對
1998年3月,王江林注冊域名597.com,并于2007年12月,以“597人才網”名義在福建省廈門市運營www.597.com。2008年3月,王江林成立才盛網絡公司,經營范圍為互聯網信息服務等,同年9月,又注冊域名597rcw.com。2010年9月,才盛人才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蘇興才。2018年3月1日,王江林以域名合法持有人身份與才盛人才公司簽訂《域名使用許可合同》,許可才盛人才公司免費在其主辦的網站上獨占使用上述兩個域名。此外,才盛人才公司經國家版權局登記,取得“597人才網絡手機版軟件V1.0”等多款軟件的著作權登記證書。
2008年,張某華等成立企動力公司,經營范圍為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咨詢等。2010年10月,張某華注冊域名597rencaiwang.com。2016年10月13日,企動力公司注冊域名597rc.com。隨后,企動力公司開發完成名稱為“網絡信息及廣告發布平臺”等多款手機應用軟件,并取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
才盛人才公司和企動力公司在各自經營中就“597人才網”提交商標申請,并分別核準注冊在不同的類別。2018年3月14日,企動力公司以才盛人才公司“597人才網”“597企業版”手機應用軟件的名稱、標題及內頁內容侵犯其“597人才網”商標為由,向蘋果公司投訴,導致才盛人才公司“597人才網”“597企業版”手機應用軟件被蘋果商店下架;2018年3月16日,企動力公司以相同理由向騰訊應用寶投訴,導致才盛人才公司相關手機應用軟件被下架。
隨后,才盛人才公司以不正當競爭(涉及域名及網頁版式抄襲)、商標(涉及597和597人才網商標)侵權和著作權(涉及手機應用軟件和微信小程序)侵權為由,將企動力公司等共同起訴至龍巖中院。
近似域名產生混淆
龍巖法院圍繞才盛人才公司所主張的各類侵行為等,一一進行了審理。
在被訴侵權域名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問題上,龍巖法院經審理認為,將雙方域名進行比對后可發現,兩者明顯構成近似,且雙方網站均在首頁顯著位置標識“597人才網”字樣,必然導致相關公眾對雙方所提供服務的來源產生誤認或者混淆。此外,被訴侵權域名的注冊時間分別是2010年10月和2016年10月,而企動力公司申請注冊第8914931號、第18643321號“597人才網”商標的時間分別是2010年12月和2015年12月,被告以注冊商標專用權辯稱其使用爭議域名具有正當性的答辯意見不能成立。
據此,龍巖法院一審認定被訴侵權域名構成對才盛人才公司的不正當競爭。不過,龍巖法院結合在案證據認為企動力公司等未侵犯才盛人才公司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和軟件著作權。
二審維持一審判決
企動力公司等不服,向福建高院提起上訴。
企動力公司上訴稱,首先,雙方域名無論從構成要素來看(一個僅由數字構成、另一個由數字和字母共同構成),還是從繁復程度來看(一個僅由3個字節構成、另一個由13個字節構成)均存在明顯的區別,不會造成相關公眾的混淆誤認。其次, 0597為龍巖地區的電話區號,一般用于指代龍巖地區;而作為域名使用時,為了避免數字“0”與字母“O”發生混淆,常常進行省略。因此被訴侵權域名用于指代在龍巖地區提供招聘信息的服務內容,其注冊域名屬于正當使用。
福建高院經審理認為,才盛人才公司的“597.com”“597rcw.com”域名與其對應的網站名稱“597人才網”在呼叫上具有一致性,上述域名從注冊以來,經持續使用和宣傳推廣,在相關行業內已經具有一定知名度,為相關公眾所熟知。被訴侵權域名分別注冊于2010年和2016年,明顯晚于才盛人才公司相關域名的注冊時間和“597人才網”網站的開辦時間。將雙方域名進行比對,雙方域名的主要部分相似,會導致相關公眾對雙方所提供服務的來源產生誤認或者混淆。
此外,福建高院還認為,由于被訴侵權域名注冊在后,無證據證明域名中最具識別性的“597”系指稱龍巖的電話區號,在才盛人才公司的域名及網站在龍巖市場上已經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情況下,作為同業競爭者,上訴人對該情況應是知悉的,故其行為并無正當理由,其真正目的在于攀附才盛人才公司域名知名度和網站的商譽,搭他人便車,應認定上訴人注冊使用爭議域名具有惡意。
綜上分析,福建高院認定,被訴侵權域名構成對才盛人才公司的不正當競爭,上訴人需停止使用爭議域名、關閉相應網站、由才盛人才公司所有并使用爭議域名并賠償才盛人才公司經濟損失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