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法院過去5年受理的知識產權案件中,專利侵權案件數量已達12883件,年均增長11.32%。在整個知識產權案件數量中位居第二,增長最大的是著作權案。
有專家18日在上海舉行的“中國企業涉外知識產權保護與糾紛應對策略”研討會上指出,自中國加入WTO以后,中國企業在參與國際市場競爭過程中遇到越來越多的有關知識產權方面的問題。尤其近兩年來,在國際貿易中以知識產權保護特別是專利保護為核心的糾紛案例逐年增多。中國企業由于缺乏這些方面的知識和經驗,往往付出慘重的代價。
美國律師麥克馬洪認為,中國企業發生的專利侵權行為很多不是故意的。中國企業要規避專利侵權,首要的是未雨綢繆,在產品開發、生產、營銷過程中,制定專利戰略。對開發的新產品本身是否侵權進行專利檢索分析,一旦發生訴訟可以迅速做出回應,證明其專利沒有侵權。
麥克馬洪還說,在防御性準備工作中,要做到知己知彼,了解企業競爭對手的專利情況,以及所在國的法律,掌握發達國家專利保護和糾紛處理的程序,特別是在美國專利訴訟的應對措施,建立起自己有效的知識產權防范體系。
上海元達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黃仲蘭說,從我們接觸的大量案件中看出,不少中國企業在產品開發時,往往忽視專利檢索工作,只顧埋頭搞開發,等到產品做出來拿到國外,才發現這項專利已經被國外申請,企業陷入訴訟案件中。(新華網 記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