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HTC將祭出5招應對蘋果的訴訟,具體為對ITC的裁決上訴、持續(xù)購買專利、實施2萬股股票回購計劃、進軍低端手機市場及擴大全球版圖。
在美國國際貿(mào)易委員會(ITC)初步裁決HTC(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侵犯美國蘋果公司(下稱“蘋果”)兩項專利權后,HTC開始了對蘋果公司的反擊。7月18日,據(jù)國外媒體報道,HTC將祭出5招應對蘋果的訴訟,具體為對ITC的裁決上訴、持續(xù)購買專利、實施2萬股股票回購計劃、進軍低端手機市場及擴大全球版圖。
與此同時,蘋果公司適時地“見招拆招”——在近期發(fā)布了兩條單獨的招聘啟事后,蘋果打算招聘高級專利訴訟顧問和法律訴訟顧問,繼續(xù)捍衛(wèi)自己的知識產(chǎn)權。
“作為知名上市公司,蘋果對市場的渴求和HTC的應對舉措準確而迅速,也顯示了兩家公司較為成熟的‘大將之風’。”對于這件專利糾紛,江蘇明弘律師事務所吳俊鋒律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該事件同樣對中國市場有重要的借鑒意義:對專利的渴求不應僅僅是國外公司才該有的行為,中國企業(yè)也應多在技術專利等方面進行研究,并及時向相關部門進行申請專利。”
蘋果連訴兩次
針對使用谷歌公司安卓系統(tǒng)(Android)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生產(chǎn)商,蘋果從2008年開始就一直在專利訴訟上“揮舞大棒”。在對HTC進行專利訴訟前,蘋果曾于今年1月21日在英國對日趨沒落的諾基亞“在觸摸屏設備中的一項滾動技術專利無效”方面提起訴訟。今年4月中旬,蘋果又對與自己保持每年數(shù)十億美元零部件供應關系的韓國三星公司提出10項專利侵權,其中7項與多點觸控手勢有關,3項圍繞產(chǎn)品外觀設計。
實際上,蘋果對HTC的訴訟也非首次。早在2010年3月,蘋果公司就向ITC提出訴訟,稱HTC侵犯了iPhone(蘋果手機)等產(chǎn)品的專利,不過,今年4月19日,ITC表達了對HTC的支持,并公開表示,“在蘋果的技術專利案件中,沒有找到HTC的可靠證據(jù)。”
然而,蘋果并未放棄對HTC的專利侵犯訴訟。據(jù)ITC官網(wǎng)公布的資料,蘋果于7月8日將訴訟提交到了ITC,并于7月11日正式公布在官網(wǎng)上。同時,蘋果對HTC的專利侵權訴訟為10項,專利侵權訴訟的主要內(nèi)容與上次相差無幾,還是涉及手機用戶的操作界面、底層構架等軟硬件專利。HTC未能延續(xù)上次的好運,這一次,ITC在7月15日作出初步裁決,“HTC侵權案成立,不過并非蘋果提出的10項專利,而是其中的兩項專利。”
HTC或將上訴
“在現(xiàn)代商場大戰(zhàn)中,專利侵權往往是制壓競爭對手的最好手段。這一次,蘋果同樣采取了相似的策略。”吳俊鋒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在中國法律概念里,專利侵犯主要是指未經(jīng)專利權人許可,以生產(chǎn)經(jīng)營為目的,實施了依法受保護的有效專利的違法行為。雖然中外概念有所不同,但在全球范圍,還是具有一定的普適性。所以,蘋果與HTC的爭端總體同樣適合該概念范疇。”
吳俊鋒介紹到,構成專利侵權需要兩方面條件,“從形式上看,實施侵權的行為必須是未經(jīng)專利權人許可或者授權的,也必須以經(jīng)營為目的。從實質(zhì)條件看,公司所涉及的專利特征與起訴公司所采用的技術特征相同,或多于起訴公司的專利特征。僅僅從蘋果的立場看,這是他們起訴HTC的重要依據(jù)。”
“好在,ITC本次僅是初步裁決,并不是最終裁決。從一般的法律流程和該案件對相關公司的影響看,HTC對該裁決進行上訴幾乎是必然的。”吳俊鋒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如判決最終生效,HTC將不可避免地損失一定的市場份額,且蘋果會進一步擠占市場。同時,對于講究專利的美國市場,HTC如不上訴,將損失更大的市場影響力。”
果不其然,在ITC掛出裁決之后的第一時間,HTC就對外強調(diào),“并無侵犯蘋果在訴訟中所提出的任何一項專利。”HTC法務部長雷憶瑜日前則發(fā)表聲明:“我們對于上訴頗有信心,并已完成充分準備,將采取所有可能的途徑來捍衛(wèi)自身的權益。”雷憶瑜表示,“公司對上訴充滿信心,并準備好采取任何方法維護自身利益。”雷憶瑜認為,由蘋果引發(fā)的事件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并期望早日結束案件。
能否和解收場?
為了應對蘋果的訴訟,HTC已經(jīng)作好了充分的準備,提出上訴只是HTC的第一個步驟。據(jù)稱,HTC目前正在回購2萬股股票,以向市場宣誓公司對基本面的信心,并保護公司與股東權益。同時,有消息稱,HTC可能與母公司威盛攜手,不排除以威盛的名義反訴蘋果侵權。而這些,都能保證在上訴過程中的資金量。
更為重要的是,HTC正在不斷地構建自己的專利技術,這將成為其對抗蘋果的堅實后盾。據(jù)悉,HTC近期已陸續(xù)買下了ADC(美國通信公司)近百項關于4G、無線通訊等技術專利及S3影像與解壓縮等專利。加上HTC自身專利及母公司威盛與威睿在中央處理器及晶片方面的專利,HTC的專利部隊已比原先強大許多。
“為了公司的利益,雙方都打足了手中的牌,結局也愈發(fā)難以預料。”吳俊鋒指出,“但就市場心態(tài)來說,使用安卓系統(tǒng)的手機生產(chǎn)商和安卓系統(tǒng)的母公司谷歌公司或不會放任蘋果在市場上的絕對地位,他們可能或多或少會對HTC形成支撐,并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最終裁決;另一方面,原本做代工出身的HTC與蘋果有著朋友與敵人的雙重關系,‘撕破臉皮’后的俱損結局,對雙方都無太大的益處。因而,不能完全排除雙方庭外和解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