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樁大型訴訟案件的出現,總能引起兩類人激動不已:一種是律師,另一種是記者。5月5日,這兩類人同時聚集在一起,就專利申請維護和跨境訴訟展開討論。有意思的是,適逢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布《2011年度特別報告》,中國再次被列入“重點觀察國名單”和“306監管國名單”。
進攻武器
“他們先忽視你,然后嘲笑你,然后打擊你,然后你獲勝。”美國眾達律師事務所上海代表處合伙人陳熾用甘地的名言作序開始了他的講演。
根據不完全統計,在IT領域,專利訴訟案件最多的公司是美國蘋果公司;在中國,華為每年用于專利許可的費用是2億美元,這還不包括專利申請、維護和訴訟費用。
美國眾達律師事務所上海代表處合伙人魏邁克告訴記者:“10年前,蘋果公司還不像現在這么成功,隨著iPod、iPad、iPhone系列產品相繼問世,其專利訴訟案件量隨之增長。”魏邁克表示,“一些企業起訴、應訴、反訴往往都存在某種戰略考慮,與公司的商業布局和運營目標相吻合。有些時候,一樁專利訴訟可以幫助企業在某項專利談判、知識產權許可談判中占據主動。”
對此,陳熾用“進攻武器”來形容專利訴訟。他強調,專利訴訟的成功與否應該以商業市場上占有率的提升作為衡量標準。通常來說,企業發展第一階段會遭遇反傾銷訴訟,第二階段會遇到知識產權訴訟,第三階段則是反壟斷訴訟。
先發制人
4月,大概是專利訴訟律師們最忙碌的一月。從月初開始,全球IT企業專利訴訟案件不斷:4月1日,愛立信宣布在英國、意大利和德國對中興通訊提起侵權訴訟;10天后,中興在中國正式啟動針對愛立信的反訴;4月15日,蘋果公司在舊金山上訴控告韓國三星公司生產的手機和平板計算機Galaxy Tab等復制了蘋果的技術、用戶界面和創新風格;4月21日,三星在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日本東京地方法院、德國曼海姆地方法院向蘋果公司提起反訴……
“從以往經驗分析,這類大型企業之間的專利訴訟大多以和解收場?!蔽哼~克以諾基亞訴高通的案件為例,雙方在經過3年訴訟后,最終達成和解,并簽署了15年新協議,“即便如此,專利訴訟仍是在最終達成共識前必須進行的‘戰斗’?!?/FONT>
值得關注的是,企業發起訴訟的國家或地區往往是競爭對手比較敏感、業務突飛猛進的市場。魏邁克強調,近年來,一些中國企業開始在歐洲市場開拓業務,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相關訴訟地選擇歐洲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