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回顧】 無葉風扇外形起爭執
“戴森”公司2008年在中國申請了名稱為“風扇”的外觀設計專利,去年8月,“戴森”將“匯天”告至金華市中院。要求停止侵權,賠償50萬元。最后金華中院判決侵權成立,賠償8萬元。“匯天”不服,遂上訴至省高院。
昨天庭上,雙方依舊爭辯激烈。
【現場對峙】 “戴森”“匯天”各執一詞
“匯天”的經理是個年輕的80后,為了這場官司,他做了大量準備工作,還把無葉風扇的始祖也搬了出來。
原來我們當成新發明的稀罕物,是人家國外五十多年前的發明。1947年美國就申請了專利,1981年日本申請的專利,都是模樣差不多的無葉風扇。
不過,“戴森”認為,這兩個國家申請的是發明專利,而“戴森”申請的是外觀設計專利,圓形頭部、圓柱形底柱就是專利的核心。所以“匯天”抄襲了他們。
據了解,“戴森”號稱“風力學專家”,其產品有類似吹風式干手器、小型吸塵器等等, 有發明專利,也有外觀設計專利,“無葉風扇”申請的是外觀專利。
對于“戴森”的說法,“匯天”不服,電扇大多數都是圓形頭部,底柱上匯天的設計有一排出風口,有三個控制按鈕,這些都是創新,與“戴森”的專利還是不同。
【法院判決】 相似外觀也是侵權
盡管“匯天”認為自己的產品只是相似而已。
最后法庭卻不那么認為,產品構成了“相似”,而“相似”在外觀設計專利糾紛上,可視為侵權。因為“匯天”并沒有規模生產,“戴森”也沒有出具因被侵權而造成的損失,所以金華中院作出的8萬元的損失賠償還是合理的。維持原判。
“戴森”律師表示,“戴森”這次在全國高舉維權大旗,“無葉風扇”的被告就有幾十家,永康或許就有十幾家,其他東莞還有不少無葉風扇廠家被列為被告。
在庭審中,有個細節很有意思。審判長分別詢問了“匯天”和“戴森”有關這款無葉風扇的價格,“戴森”說,他們這款風扇在香港是放在奢侈品店銷售的,售價3000港幣,內地只有深圳有售,為5800元一臺。
“匯天”說,他們主要做OEM(代工生產),出廠價是190元一臺。
而兩者在功能上并沒有多大差別,“戴森”的律師也說,他們高價的背后外觀創意占很大因素。
記者在網上查詢,無葉風扇已經鋪天蓋地,產地大多是金華和廣州、福建,規格多樣,USB接口的迷你型也很走俏。巨大的市場和懸殊的價格落差,對于尚未完全進入中國市場的“戴森”無葉風扇來說,也許這才是起訴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