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蟲QQ侵權案”彰顯網絡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日期:2008-01-07 00:00:00 訪問次數:2000
備受廣大網民和知識產權界、法律界關注的“珊瑚蟲版QQ侵權案”日前經法院一審認定該行為構成侵犯著作權罪。分析人士表示,此案標志著我國對于互聯網上的知識產權保護有了切實的進步,將對互聯網產業發展及軟件著作權等知識產權保護產生深遠影響。
非法廣告牟利逾百萬元
珊瑚蟲QQ是騰訊公司開發的即時通訊軟件QQ的高級版本之一,其著作權由騰訊公司所有。而此案涉案人從騰訊公司的網站下載騰訊QQ軟件后,未經騰訊許可就對騰訊QQ軟件進行修改,并將修改后的軟件以“珊瑚蟲QQ”的名義放在自己注冊的“珊瑚蟲工作室”網站上供用戶下載牟利。
據公安部門查證,該涉案人利用在以其名義發布的QQ軟件珊瑚蟲版中捆綁商業廣告,從北京智通無限科技有限公司收取15筆廣告費共計人民幣105萬元。在著名的網絡插件廣告中間商265網絡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的代理幫助下,非法牟利人民幣12萬多元。
公訴方據此起訴認為,以營利為目的,未經著作權人允許,修改、復制著作權人的計算機軟件,違法所得巨大,這種行為已觸犯“刑法”217條,應以侵犯著作權罪“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專家分析認為,按照刑法規定,非經他人許可,以營利為目的修改、復制發行著作權人的作品,違法所得數額較大即可構成侵犯著作權罪,需要承擔刑事責任。該案違法所得超過15萬,則屬于數額巨大,涉案者依法可以判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知識產權保護任重道遠
近年來,伴隨互聯網行業高速發展,互聯網上的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屢禁不止。國內與騰訊QQ類似的共享軟件受到第三方軟件中間商或軟件“創作者”修改、復制,并通過安裝、發行廣告插件等影響的情況已極為普遍,并成為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和司法訴訟中的一道難題。
以騰訊QQ為例,圍繞著這個擁有2億用戶的國內第一大即時通訊軟件,各種外掛“修改版QQ”層出不窮,僅在互聯網上簡單搜索,類似“珊瑚蟲”這樣的騰訊QQ第三方軟件版本就有近10種。不少類似的軟件在搭車、更改QQ軟件的同時,還以此作為提升下載量、發行廣告獲利的“捷徑”。
北京市盛峰律師事務所主任、著名互聯網律師于國富表示,外掛侵權軟件很容易帶來用戶安全的隱患,導致安全補丁升級失效、用戶帳號被盜,從而損害網民利益。而“珊瑚蟲版QQ侵權案件”的審理和最后判決,將對互聯網產業發展和軟件著作權等知識產權保護,產生重大影響。
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版權處處長趙秀玲則表示,近來利用互聯網傳播的便利,網絡軟件侵權盜版行為非常猖獗,各種新情況、新手段層出不窮,但政府在這方面決不會手軟,未來將出臺更多政策加強保護和打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