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喬丹體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喬丹體育”)招股說明書披露的信息,耐克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耐克公司”)對“喬丹”商標提出的異議和復審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商評委”)駁回的原因,是商評委認為:“耐克公司不足以證明在被異議商標申請注冊前,引證商標‘MICHAEL JORDAN’已經成為服裝等商品上在中國為相關公眾廣為知曉并享有較高聲譽的馳名商標,同時,運動員邁克爾?喬丹僅在籃球運動領域里具有一定知名度。但‘喬丹’為英美普通姓氏,在除籃球運動之外的其他領域里‘喬丹’并不與運動員邁克爾?喬丹具有唯一對應關系。運動員的知名度不能等同于‘MICHAEL JORDAN’商標在服...
未來,只有善于利用知識產權手段維護自身利益的企業,才會有廣闊的市場。專利之戰,已兵臨城下,您,準備好了嗎?未來屬于擅打專利戰的企業。 家具行業歷經30年的發展進入品牌競爭階段之際,創新能力是核心競爭力,企業用專利手段參與市場競爭,已經收到眾企業關注。一定程度而言,是否會打專利戰,將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提升到決定企業成敗的地步。 商場如戰場,取勝一場專利之戰可助企業維護原有市場的品牌形象,更可助企業在新興市場站穩腳跟,而敗訴一場專利之戰則可能被掃地出門。專利之戰就是這么殘酷,沒有誰對誰錯,一切在法律層面見真招。 過去,我們看到無數的家具品牌“山寨”亂飛,究其原因,山寨者投機取巧...
3月7日,本報報道了獨一味與美國Apexigen公司合作的抗癌藥技術許可、商業化合作背后或現專利隱情。時隔一日,該事件隨著獨一味負責人、以及和同一家公司有合作的先聲制藥相關項目負責人接受《每日經濟新聞》獨家采訪之后,而變得逐漸清晰起來。 對于雙方6日簽訂的這份關于“一種特定的針對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2(VEGFR2)的人源化IgG1抗體‘APX004’(以下簡稱“APX004”技術)的《許可和商業化協議》”,甘肅獨一味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段志平向記者表示,這一技術的相關專利Apexigen中美兩國都有。然而當記者向其詢問相關專利號時,段志平卻改口稱,這一技術是否具有專利保護還...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在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肇慶市工商聯主席吳木生呼吁加大打擊力度,重拳打擊不良行為。吳木生代表說,對于在不相同、不類似的商品上搶注已經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標案,法院在審理過程中對法律的理解過于片面,致使這類行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例如著名護發商品好迪商標在自行車、電冰箱等商品上被搶注,著名服裝“班尼路”商標在眼鏡商品上被搶注,著名飲料王老吉商標在飼料商品上被搶注,甚至打出了”要養豬,找王老吉“的廣告語。應該說,我國的各類商標已經有了相關的法律來保護,然而越來越多的商標侵權行為顯示出,目前的法律在執行中還是有漏洞的。 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華東政法大學知識...
美國眾議院3月6日通過了一項關稅法案,旨在授權美國商務部繼續對中國和越南等所謂“非市場經濟國家”征收反補貼稅。有分析認為,如果此法案生效有可能引發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戰。在這一新聞事件背景下,江蘇一家民營企業打贏首例國際知識產權官司,格外引人注目。 2月7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法院作出二審判決:中國江蘇申錫建筑機械有限公司未對Tractel公司牽引提升機商業外觀侵權,維持內華達州地方法院的“即決審判”,并給予江蘇申錫公司律師費補償。2008年3月,申錫公司展品在美國拉斯維加斯一次工程機械展會甫一亮相,就遭世界高空作業機械龍頭企業Tractel公司訴訟,狀告申錫公司制造的吊籃核心部件——...
蘋果iPad在中國大陸陷入的商標侵權糾紛正愈演愈烈。 自蘋果iPad商標權一案于2011年12月5日一審被法院判定敗訴之后,蘋果公司選擇了繼續上訴。與此同時,深圳唯冠選擇了再次發難。本月初,深圳唯冠已向上海浦東新區法院申請禁售令,要求在上海地區禁售有蘋果iPad商標的產品。隨后,公司向江蘇、山東、河北、四川、湖南、河南、江西等省市工商部門投訴蘋果iPad商標侵權,昨日,河北石家莊、河南鄭州兩地商家開始下架ipad。 事到如今,蘋果正遭遇法律和工商的前后夾擊,但仍有幾大疑點未有定論,它們交織在一起使得事情的發展顯得格外撲朔。 疑問一:工商是否有權查扣? 對于當前各地的...
其實“抄襲”“模仿”“微創新”等詞的區別并不大。在這邊我更愿意用模仿這個較為中立性的詞語來闡述。首先,騰訊和創新工廠有一個本質的差別。前者所模仿別人而做出來的東西,是騰訊的產品。而創新工廠只是投資了某些模仿別人產品的公司,并且給予建議和幫助。再者,看騰訊旗下的產業,諸如“英雄殺“和”騰訊安全管家“等產品,所模仿的是”三國殺“和”360安全衛士“。而創新工廠所投資的產品,諸如”知乎“和”點點“等,所模仿的是美國的”Quora“和"Tumblr"。我想所模仿的項目的所在地的不同導致了人們眼中觀念的差異。騰訊所模仿的大多數是某些在國內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品,在國內已經有成功的先例,騰訊用其龐大...
從一臺電腦、一張桌子起步,3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憑著苦心研發,在數字測量儀器這個全新的領域,打破了國外產品的壟斷,贏得了自己的“一片天”。 從一名知識產權工作人員、一件專利申請開始,3名大學生帶著公司員工在加強技術創新的同時,逐漸積累起了一大批專利,企業核心產品專利實力可與世界同行中的佼佼者比肩。 它就是北京普源精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普源精電),一家依靠專利從容“走四方”的科技型中小企業。 苦心研發,沖破壟斷贏得“一片天” “公司1998年創立時,是在北京農業大學招待所租來的一個房間里。當時,3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懷著自主創業的豪情與夢想,成立了一個工作室,也就是今天普源...
正在北京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副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近日正式向大會提交2個建議,呼吁“強化知識產權法律保護”和“將空調機位列入建筑設計強制性規范”。 強化知識產權法律保護 當前,中國經濟面臨轉型的緊要時期,經濟轉型能否成功關鍵在于企業的創新能力。而對企業創新能力的保護也就是知識產權的保護是能否激勵主體創新積極性的關鍵因素。《專利法》、《商標法》等法律法規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非常明確,雖然在司法實踐以及當前的社會環境,對知識產權作為財產權加以保護的法律文化在不斷強化和形成,但在現實的執行過程中,甚至在司法保護環節卻面臨如下困境: 1、專利案件審理期限...
“我剛從泰國回來,如果順利,有望簽下9000萬元的訂單。”昨日,《零過渡過程動態無功功率補償裝置》(下稱“補償裝置”)發明人武漢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博導李曉明告訴本報記者,今年“補償裝置”的市場目標是1.2億元。 鮮為人知的是,從2001年“補償裝置”獲得專利權開始,直至2011年他與武漢國想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科研成果產業化之路,李曉明走了整整10年,期間差一點吃了官司,還一度與合作伙伴分手。 李曉明與他的“補償裝置”,正是科研成果轉化之艱難的一個縮影。 發明應用價值大 2001年,李曉明的“補償裝置”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家鑒定認為:“該成果所采用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