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戰的硝煙越來越濃。除了“iPad”、“喬丹”這些品牌卷入戰爭外,又有一個品牌加入激戰。 昨天有消息稱,當愛馬仕發現諧音的商標“愛瑪仕”被中國達豐制衣公司注冊后,找到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下稱“商評委”)要求撤銷被拒。隨后,愛馬仕以自己的中文商標屬于未注冊的馳名商標為由,將商評委告上法庭。近日,北京市一中院維持商評委的決定,愛馬仕今后在國內的衣物市場上,將遭遇 “愛瑪仕”。 昨日,業內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指出:“商標被搶注,可能對奢侈品牌的形象會產生很大影響,眼下中國奢侈品市場這么好,很多國外奢侈品牌都存在這方面的隱患。” 截至本報發稿時,愛馬仕(...
“這一定是美國貿易委員會瞎說的, 應該不是我們公司。”深圳金優田照明科技有限公司[Golden U Lighting Manufacturing(Shenzhen)Co. Ltd. of China ]副總經理張鐵勇在聽聞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已將其列入“337調查”可調節熒光燈及其產品部分的涉案企業時,第一反應是吃驚。 他此前從未聽說過什么叫“337” 這是一家于2008年成立之初就開始將絕大多數產品銷往美國市場的照明燈具公司,由于成立伊始就遭遇金融危機,他們沒料到2009年末到2010年初出口的一小批可調節熒光燈居然被“盯上了”。 “從2008年到現在,我們所有...
備受關注的“iPad商標權屬糾紛”案隨著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法槌落下而有了初步結果。雖然蘋果公司已經提出上訴,案件的最終命運也有待審判,但是無論如何該案都將會成為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史上的一個典型案例。 該案焦點集中在兩個協議上面:一個是臺灣唯冠公司與英國IP公司簽訂的商標轉讓協議;另一個是英國IP公司與蘋果公司簽訂的權利轉讓協議。在上述第一個協議中,商標轉讓協議的當事人是臺灣唯冠公司和英國IP公司。深圳唯冠公司不是該商標轉讓協議的當事人,自然就沒有義務履行該協議。雖然深圳唯冠公司和臺灣唯冠公司具有關聯關系,但是兩者分別是獨立的法律主體,各自對外擁有權利和承擔義務。另外,深圳唯冠公司在商...
2月15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成果大展閉幕。此次展覽不僅規模大、規格高,而且主題鮮明,引發了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的關注。2006年,國家公布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非遺”一詞開始為人所知。“生產性保護”是有關部門在非遺保護工作中受實踐啟發提出的獨特保護理念,幾年來,全國已設立了多個生產性保護基地。但是,如何在保護工藝和開拓市場之間求得平衡,仍然是一道待解的難題。 手工藝生產如何傳承 生產性保護關注的結果是有沒有提升傳承能力,而不是取得市場效益。“品牌”是非遺企業生死攸關的話題。 說到生產性保護,文化部非遺司再三強調非遺生產性保護和文化創意產業...
iPad商標案牽動了各方神經,劇情也越來越精彩。但在熱議此案之時,我們更應該深刻思考,作為躍躍欲試甚至已經試水全面進軍國際市場的中國企業,在塑造國際品牌的道路上到底應該怎么做? 從唯冠與蘋果的較量中,至少我們可以看到: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中國“走出去”戰略的貫徹,從加入WTO那天起,中國企業為“商標”這檔事兒就沒消停過。 這小小的商標揭示了一個真相,那就是全球市場實質上就是一個波瀾壯闊的知識產權競技場。在這個競技場上,游戲規則早被制定,對游戲規則的掌握和運用技巧人家也已是爐火純青,而我們還處在“花錢買教訓”的階段。早有聯想如壯士斷臂般啟用全新商標,近有三一重工被奔馳、索...
唱片已死?音樂永存!(文化脈動) ——對數字時代唱片業的觀察與思考 數字時代,音樂依然無處不在。但是滿大街頭戴耳機、沉浸在樂曲世界的聽眾并未給唱片業帶來多少實際收益,這項傳統產業在數字音樂的沖擊下正面臨著空前的挑戰。 何去何從,唱片業者正在探索。他們說 “唱片也許會消亡,但音樂永存。” 數字音樂收益不足以彌補CD銷量萎縮 “雙重夾擊” 令唱片業處境尷尬 傳統唱片業的衰落早已不是新聞,但在2011年底,當北京太合麥田音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宋柯喊出“唱片已死”,并宣布公司不再簽約歌手時,依然引起了極大的震動——畢竟,這家成立于2004年的公司是內地最...
誰曾想到“iPad”這個大家耳熟能詳的商標,竟然還能夠鬧出如此多的爭端,而關鍵還是在目前看來蘋果還是處于一個非常不利的地位,這種狀況在以前是非常罕見的。 最近蘋果和唯冠關于iPad的商標在中國地區的爭奪,儼然成為了一場高潮迭起的大劇,這里面既有境況不能再差了的“貧民主角”,也有可以讓民眾“仇富”心理可以充分發揮的“大鱷”,當然還有糾纏不清的法律條文,但是作為一名看客,憑借著多年對行業的觀察,幾乎可以斷定這無疑又是一場“神仙打架”,面對所謂的數百億美金的罰款等的新聞點,大家大可不必緊張,看看即可。 回顧事件的起因,無非就是關于iPad的商標在中國地區的歸屬的問題,由于目前中國的法...
近日,廣東省工商局注銷120件“廣東省著名商標”消息一出,掀起業界對知識產權問題的討論熱潮。同時,商標作為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成為焦點之一。商標因為保護不力頻戳企業軟肋、釀就企業隱痛,引人深思。 商標保護不力釀就企業隱痛 據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報道,廣東工商局發布公告,注銷120件“廣東著名商標”資格,其中包括騰訊QQ、徐福記、富力、蓮香樓、利口福等消費者熟知的品牌。此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公眾廣泛關注,尤其是知名企業的商標問題。 目前,備受爭議的美國蘋果與深圳唯冠的“Ipad”商標之爭戰火未熄。深圳唯冠已經在中國多個地方通過工商管理部門申請對蘋果侵犯“Ipad”商標...
2月9日,北京市新聞出版(版權)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北京市新聞出版(版權)局黨組書記、局長馮俊科作工作報告,全面回顧總結2011年工作,并部署2012年主要工作。 北京是我國的文化中心,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提出要把北京建成全國的“版權之都”。在過去的一年中,北京市在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的支持下,整合版權資源,抓住版權保護、產業發展、國際合作、版權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等重點工作,全面提升首都的版權自主創新能力。馮俊科表示,2012年,北京市將繼續整合出版資源,促進精品出版,加大版權保護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推動首都版權工作邁入新的發展階段。 扶持原創精品 加大金融支持 ...
這些天“果粉”們可能正在扼腕痛惜。深圳唯冠和蘋果公司關于iPad商標的糾紛越鬧越大,北京、上海、廣東等省市的工商部門都介入調查,iPad遭到下架甚至是查扣。與此同時,亞馬遜中國、蘇寧易購等多家國內B2C電商網站已將蘋果iPad系列產品下架。2月14日,一向拒絕對此評論的蘋果公司首次就此事發表聲明,稱“訴訟仍在進行中”,唯冠方面也強勢回應“奉陪到底”。 面對如日中天、市值超過微軟加英特爾的蘋果,深圳唯冠的身份自然“卑微”很多。深圳唯冠目前經營陷入困境,債臺高筑,“果粉”們奚落深圳唯冠時都不忘說一句“廠房里都長滿了野草”。就是這樣一枚“雞蛋”,10多年前在中國內地注冊了iPad商標,暫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