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王老吉”同唱一臺戲
日期:2009-05-01 00:00:00 訪問次數:2000
要是有人告訴你世界上有兩個可口可樂,恐怕誰也不會相信。但如果說,中國市場上有3個王老吉,你會怎樣想?這的確是一個讓人感到有些奇怪的事實。
近日,記者經調查發現,目前,市場上生產銷售“王老吉”涼茶的企業共有3家,分別是廣州藥業集團(以下簡稱廣藥集團)下屬的王老吉藥業、香港加多寶與香港王老吉國際有限公司。上世紀90年代末,三方達成了“瓜分”市場的協議:廣藥集團持有王老吉涼茶在中國大陸市場的獨家所有權,香港加多寶獲得紅色罐裝王老吉商標使用權,而香港王老吉則擁有除內地以外國家和地區的“王老吉”商標所有權。
據介紹,王老吉涼茶發明于清道光年間,至今近180年的歷史。近代,王老吉涼茶隨著華人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2003年非典的商機讓廣東涼茶被全國人民更加廣泛地認知。憑借準確的產品定位、有效的廣告投放,厚積薄發的“紅罐”王老吉一舉成為飲料市場的寵兒。
不過,創造驕人業績的紅罐王老吉并非“孤家寡人”,它還有兩個同叫王老吉的“兄弟”。上世紀50年代初,王老吉藥號分為兩支,一支歸入國有企業,發展為今天的廣藥集團廣州王老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原王老吉藥廠),主要生產王老吉牌沖劑產品。另一支被王氏家族的后人帶到中國香港。在內地,“王老吉”商標歸王老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中國商標網顯示,廣藥集團分別于1992年、1995年、2004年在第32類申請注冊3件“王老吉”圖形文字商標,均已確權)。而在東南亞、歐洲、澳大利亞等全球近30個國家和地區,香港王老吉國際有限公司(王氏后人王健儀創辦)很早就注冊了“王老吉”商標。據悉,香港王老吉國際有限公司是一家規模不大的家族企業,主要通過“涼茶鋪”的渠道在中國香港銷售自煲涼茶。
1997年,廣藥集團將“王老吉”商標使用權出租給香港鴻道集團有限公司,后者獲得獨家經營紅色易拉罐裝王老吉涼茶的承諾,租期為20年。鴻道集團為此投資成立了香港加多寶?穴廣東?雪股份公司,專門負責“紅罐”王老吉涼茶的生產和銷售。
王老吉藥業相關人士介紹說,當時整個廣藥集團的核心競爭力在藥品這一塊,飲料方面傾注精力并不多。2003年,香港加多寶在短短幾個月內投入了4000多萬元廣告費后,紅色罐裝“王老吉”伴隨“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廣告語,迅速打開了市場。第二年,廣藥集團借“紅罐”王老吉的熱度,推出了綠色利樂包“王老吉”。“紅”、“綠”王老吉的競爭由此展開。
本來,大多數人還是寄望于王老吉藥業和香港加多寶能夠密切合作,共同壯大“王老吉”這個百年品牌。如果再加上香港王老吉傳人的身份,則該品牌上市與海外拓展更加指日可待。然而,事件的發展卻出乎人們的意料。在廣州政府的牽線下,2005年,廣藥集團與香港同興藥業有限公司簽約組建了合資公司,斷了紅綠兩個王老吉的合作可能性。同時,沒有得到香港王老吉的同意,王老吉上市也顯得毫無希望。由此,“王老吉”品牌的發展陷入了復雜的博弈局面。
據了解,今年6月初,香港加多寶投資1億美元在武漢建立了內地第五家工廠,其長期投資生產“王老吉”的意圖十分明顯。然而,香港加多寶如何解決由商標租用而導致品牌經營可持續性上存在的隱患?隨著產品的不斷壯大,廣藥集團又將如何處理與香港加多寶之間的利益沖突?無論是廣藥集團還是香港加多寶,其欲擴張海外市場時將如何通過王老吉后人擁有的商標權這道“門檻”?這些都已成為“王老吉”品牌發展過程中亟待破解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