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四川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將白酒“七糧液”的生產企業、銷售企業等一并告上法庭,認為對方侵犯了自己的注冊商標權。
五糧液一直十分忌諱有人“取名像它”,誰像就告誰。日前,四川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將白酒“七糧液”的生產企業、銷售企業等一并告上法庭,認為對方侵犯了自己的注冊商標權。據悉,目前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已經受理此案。
自稱被“傍” 索賠50萬
七糧液由北京寅午寶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目前這個工廠位于北京市平谷區樂政務鄉東杏園村西。廠址占地面積170畝,預計年生產150噸,項目投資500萬元人民幣。最初原工廠為河南鄭州七糧液老酒坊,2009年正式遷到北京。
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訴稱,其發現北京寅午寶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寅午寶公司”)大量生產、銷售多款以“七糧液”為酒名的白酒,股東高某曾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申請“中原七糧液”商標被駁回后,仍投資設立寅午寶公司,并在生產的白酒產品上使用“中原七糧液”商標。
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認為,被告寅午寶公司將“七糧液”作為商品名稱且將“中原七糧液”作為商標在同種類商品上突出使用,是一種典型的“傍名牌”行為,意在讓人聯想到“五糧液”知名度以助推銷售,誤導了消費者,侵害了“五糧液”注冊商標專用權,嚴重破壞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秩序,給其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損害。因此要求法院判令被告方公開刊登聲明澄清事實、賠禮道歉,并賠償經濟損失50萬元。
合法模仿 尺度難定
據悉,目前北京市第二中級法院已經受理此案。有專業人士稱,五糧液在法律上打贏這場官司應該不難。“憑借五糧液家喻戶曉的名聲和在白酒界顯而易見的影響力,已經占了先機,而且相信有關方面出于支持保護民族品牌的考慮也會推動一個有利于五糧液的結果。”一位四川白酒業內人士推測。
國家工商總局負責人說,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與知識產權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商標訴訟案件在全國發生,“五糧液”狀告“七糧液”,只是當下中國激烈的市場競爭的一個縮影。其實,涉嫌搭名酒順風車的白酒品種還有很多。在高利潤的誘惑下,七糧液的出現并非偶然。
北京市英浩律師事務所李海波指出,近年來,類似商標侵權的案例之所以屢見不鮮,原因在于營銷學意義上商標策略與法律意義上的商標侵權之間的界限不清。法律本身允許一定程度的合法模仿,但這個“度”現在很難確定。此外,長期來看,企業要真正做大做強必須樹立自己的特色品牌,投機取巧的品牌策略無助于其在國內外市場競爭中獲勝。
無獨有偶 誰像告誰
實際上,五糧液對相近名稱商標一直都保持著高度警惕,誰敢取名像就想告誰。據上述四川白酒業內人士透露,在七糧液之前,五糧液就已經在多處跟人就名字問題發生糾紛,如廣東企業天源長壽村做的“五羊液”也曾經被五糧液炮轟其侵權。
記者了解發現,“五羊液”是“天源長壽村”打造的系列商標之一。前幾年,廣州雕塑院和四川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相繼對廣州市天源實業有限公司申請注冊并經商標局初步審定并公告的國際分類第33類第3538303號“五羊液酒”商標提出了異議。
據知情人士透露,當時五糧液提出的異議理由同樣是品牌“被傍”了,一度也稱可能起訴天源長壽村侵權。
但是,這件糾紛最終經國家工商總局商標異議裁定,異議人所提異議理由不成立,由天源公司申請注冊的“五羊液酒”商標予以核準注冊。
有網友認為,五糧液的做法“太霸道了”,“草木皆兵”,“有本事把所有的數字都注冊了,或者再給力點,改名叫雜糧液、萬糧液”。不過,天源長壽村能夠成功拿下“五羊液”的例子已經說明,五糧液再霸道也得講道理,不可能一手遮天。
缺乏氣度 庸人自擾
福來品牌營銷顧問機構總經理婁向鵬發文毫不客氣地指出,這凸顯了五糧液的心虛,一是五糧液品牌根基沒有大家想象的那樣深厚,二是五糧液的所有者并不懂得營銷規律。“在知名度極高、市場份額遠遠領先的五糧液面前,什么七糧液、九糧液、二十一糧液,其實統統是五糧液的綠葉。五糧液的追隨者越多,五糧液越是淡定,就越是幫助五糧液持續成功。難道真有哪個不長眼的人敢拿七糧液、九糧液、二十一糧液當五糧液送禮?五糧液大可把心胸放寬一點,不必庸人自擾。”
有無數例證說明五糧液應該大度和淡定,正如海爾海信同城共進、友好相處,奧拓的“奧迪是我哥”使奧迪更驕傲,好利來從來不告好麗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