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企業正常的維權行為,避免市場利益繼續受到傷害?還是打著維權旗號從而挑起新一輪市場不正當競爭?當前,格力空調因一項產品專利遭遇美的空調侵權,卻通過市場維權的挑釁而引發的新一輪侵權,再度引發爭議。
因為維權而發生侵權的行為,在全球市場競爭中時有發生。對于剛剛起步的中國家電企業技術創新博弈浪潮而言,應當避免在維權中再度侵權的行為發生,更要防止因為維權而引發新一輪的不正當競爭。否則,中國家電產業的創新很容易被引發發展的歧途。讓核心技術創新,最終變成企業市場營銷中的炒作概念和工具。
格力維權?
日前,廣東省高院關于“格力空調的一項產品專利遭遇美的空調侵權”的判決,讓中國家電業的“技術爭奪競賽”再度白熱化。不過,格力方面在技術專利被侵權法院判決獲勝后的種種表現,卻令人懷疑其動力到底是為了圍護自身的權益,還是成為攻擊對手的利刃,欲再度掀起一場中國家電行業的不正當競爭浪潮。
據悉,自廣東省高院公布了二審判決結果之后,一家名為“廣東華信達律師事務所”便以“關于美的侵犯格力專利權的律師聲明”,先后在《南方日報》和《人民日報》等媒體刊登半版廣告,公布法院判決結果,并要求經銷商和消費者停止銷售和購買美的空調的相關侵權產品。
雖然廣東省高院于今年才公告判決結果,但早在2008年之前美的空調方面就已經生產和停銷的相關空調產品。《投資快報》報道稱,“自2008年開始,美的開始主推變頻空調,并且都是依賴自主知識產權”。這意味著,從專利技術維權的利益最大化角度來看,格力方面對于美的的維權行為追究,已不是保護自身的權益,而是另藏玄機。
拿一個已經停止生產銷售了多年的產品專利案件、且對當前格力空調銷售已不產生直接影響的判決結果,格力方面以廣告方式大范圍宣傳。一位市場人士就此指出,“格力此舉,不是維護自家的產品和市場利益,就是拿著法院判決書,達到抹黑競爭對手美的品牌的目的。表面上看,格力空調在這場專利侵權案中是受害方,但拿著法院的判決書去提醒商家和消費者不能銷售和購買一個市場上并不存在侵權產品,美的空調無疑成為受害者。”
背離創新價值觀
實際上,企業之間圍繞產品技術專利的保護與侵權不只是在中國的家電業存在,在中國的IT通信領域,在全球的跨國企業巨頭之間頻頻上演。此前,華為與中興圍繞通信設備的專利爭奪戰。當前,三星與蘋果圍繞iPhone系列手機的專利爭奪戰,都從一個側面折射出,在商業競爭時代,企業間的專利侵權與反侵權普遍存在,圍繞正常的技術創新展開的直接較量不僅會推高整個行業在技術創新領域的能力,還將會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此前,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則表示,“通過專利制度保護知識產權,本是為了鼓勵創新,保護技術發明者的權益。但現在專利常被用作阻擊競爭對手進入,保持市場壟斷的手段。蘋果和三星都常用這樣的方式,中國企業也常受此傷害。”目前,格力公司的這種行為,已經不是企業的正常維權,而是打著“被侵權后維權”的旗號,將其迅速變身為市場競爭中的營銷手段和炒作工具,開始對競爭對手發起新一輪的品牌形象攻擊。
近年來華為與中興、蘋果與三星之間的專利侵權官司時有發生,但這些企業卻沒有拿著一個法院的判決結果,進行廣告宣傳。顯然,格力空調的這一行為,已經超出了正常維權的范疇,變成了企業的一種自我炫耀。
下一篇 濟南大學生獲專利引來瑞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