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國企業雖然遭遇國內外市場競爭壓力及經濟不確定因素,但創新踴躍、專利結構優化、更加注重發明專利質量是不爭的事實。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認識到,發明專利已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的風向標。近日,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今年上半年國內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前十的企業名單中,這一特點表現得鮮明而突出。
在此次發布的排名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華為公司)以898件發明專利授權量繼續保持領先地位,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興通訊)以846件發明專利授權量居第二名。這兩家依托技術創新成功“走出去”的企業,自2010年以來一直輪流“坐莊”,高居國內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前列。兩家企業有關負責人均表示,企業創新活力倍增,一是受益于知識產權戰略和有關激勵創新的政策,二是企業通過不斷健全和完善自身的
知識產權管理體系,使創新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事實上,這兩家企業既是較早成為全國企事業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單位的企業,也是在專利創造、運用、保護、管理等各方面居領先地位的企業。華為公司近10年投入的專利研發費用達1300億元;中興通訊則在國內企業中率先嘗試發明專利資產經營,開創了中國通信企業向跨國通信巨頭進行專利許可的先河。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這兩大國際通信企業今年上半年的發明專利授權量與去年同期相比略有減少,但發明專利申請量卻分別增加了217件和433件,這表明華為公司和中興通訊這兩大通信巨頭的創新能力與可持續發展實力后勁十足。
有關專家認為,華為公司與中興公司始終占據著國內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的前端,是企業重視與著力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全面增強創新能力、更加注重創新的質量和效益的集中體現。這些,既是發明專利作用的體現,也是企業獲得競爭實力的重要源泉。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比亞迪電股份有限公司等此次名列前十的企業幾乎莫不如是。
引人側目的是,在此次排名中,有的“老面孔”的位置有所上升。近年來在國內企業發明專利排名中一直在前五名左右徘徊的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石化公司),此次以741件發明專利授權量位居第三名,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位,而且發明專利授權量同比增長76%,成為增長幅度最大的企業。去年同期排名第十位的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石油公司),不但發明專利授權量同比增長32%,而且晉身前五名,是此次名次上升幅度最大的企業。巧合的是,中石化公司、中石油公司皆為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的領軍企業。
面對這些變化,有關專家認為,伴隨著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實施,企業創新空前活躍,你追我趕、爭先恐后的競爭態勢逐步形成;與此同時,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逐步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作為國際產業競爭前列的通信、石油化工行業的國內龍頭企業的創新實力進一步增強,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在我國實施創新驅動與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大背景下,企業創新踴躍、實力增強對于經濟社會全面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