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狀告中興,只用了短短5天,便迎來了德國初勝,這一速度,讓被告者中興始料未及。 本月2日,德國漢堡地區法庭頒布暫時禁令,禁止中興提供、營銷或擁有具有特定商標與設計的USB調制解調器。這一禁令頒布日期,距離華為起訴僅5天時間。而華為在10天之后才公布了這一消息,顯示出對同城對手“有節制的反擊”。 中興隨后緊急發布公告稱,德國頒布禁令,不會對中興經營造成影響。但國外媒體對該案評論稱,德國法院在如此之短時間內作出裁決,說明中興侵權事實非常清楚。 目前,華為還在等待法國和匈牙利方對該項訴訟的判決結果。工信部此前的調停并未起到效果———華為的理由是,尊重知識產權、依法行事。顯然,...
剛剛過去的四月,中興通訊接連遇到兩場專利訴訟,通信行業兩大老對手愛立信和華為在歐洲先后對中興發起知識產權訴訟。這三家企業位居全球通信設備制造業前幾位。愛立信是全球行業老大,華為是國內同行業老大,中興緊隨其后。 整個四月份,再加上蘋果公司訴訟三星、華為訴訟摩托羅拉,國際通信業界知識產權訴訟可謂頻發。對這些專利糾紛,外界大多都解讀為企業間的商業競爭策略。 在高科技行業,透過知識產權紛爭,往往可看到技術之爭、市場之爭和發展戰略之爭。全球化程度逐步加深的中國企業,是否已做好迎接越來越頻繁的知識產權之戰? 專利訴訟是通信產業常態,知識產權訴訟常體現為商業競爭中一種常用的手段 截至目前...
戴先生:2005年10月20日,我公司向國家商標局申請注冊了“美美”(文字及圖形)商標。2006年12月26日該商標被商標局核準注冊。2009年5月,某公司將“美美”商標的文字及圖形作為食品的包裝向國家專利局申請外觀設計專利。2010年2月15日,專利局授予其專利權。2010年5月20日,我公司以某公司食品包裝侵犯了商標權為由,請求工商局予以處理。請問:我公司的要求能否獲法院支持? 江西祥昀律師事務所鄺憲平律師:根據《商標法》第31條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處理商標專用權與外觀設計專利權權利沖突問題的意見》的規定:商標專用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是重要的知識產權,分別受《商標法》和《專利法...
王致和集團是一家生產豆腐乳等食品的中華老字號企業,2006年7月,王致和公司去德國注冊其商標,卻意外被告知,德國歐凱(OKAI)公司在2005年11月21日向德國專利商標局申請注冊“王致和”商標,類別為食品類第29項、30項和服務類第35項。2006年2月16日,注冊申請被通過,在德國的注冊商標號為30570147。這是王致和商標第一次在國外被搶注,這家由德籍華人開辦的百貨公司,主要經營來自中國的食品,它曾是王致和產品在德國的銷售商。 另一知名商標“洽洽”也遇到這樣的遭遇。2006年10月,合肥華泰集團接到“王致和”代理公司發函,稱包括“洽洽”在內的國內4家食品公司在德國遭搶注。隨后,...
華為在多國起訴中興通訊(000063)專利侵權的案件有了進展,中興及其子公司被德國法院頒發了“臨時禁止令”,中興方面表示,臨時禁令并非法院最終裁決,對公司目前的經營業務不會產生影響。不過有分析師認為,中興受到全球兩大通信設備廠商的圍攻,對其開拓歐洲市場或造成一定困擾。 華為在多國起訴中興 4月28日,華為透露,在德國、法國和匈牙利對中興通訊提起法律訴訟,指控其侵犯了華為的專利權和商標權,包括中興侵犯了華為有關數據卡和LTE技術的一系列專利;并且未經華為許可,中興在數據卡產品上非法使用了華為的注冊商標。 昨晚,中興通訊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華為從德國漢堡法院轉來的“臨時禁止...
近期,中國通信領域兩大高科技企業華為、中興通訊展開的一系列知識產權訴訟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 4月28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華為)在歐洲指控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興通訊)侵犯其專利權和商標權。5月初,中興通訊宣布,已在歐盟針對涉案商標提起撤銷程序,并就涉案專利權向法國法院提起無效訴訟。華為、中興通訊在此時提起訴訟,其背后的知識產權布局以及商業考量令人揣測。有專家表示,兩家企業的知識產權紛爭,從一個側面表明我國企業知識產權運營能力的提升,也意味著在高科技領域國際競爭中知識產權的重要性愈加凸顯。 紛爭迭起 4月28日,華為在德國、法國和匈牙利對中...
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企業蘋果和三星的知識產權戰爭正在不斷升溫和激化: 4月15日,蘋果在美國北加州聯邦法字起訴三星Galaxy系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NexusS系列智能手機侵犯了蘋果ipad和iphone的技術和設計。喬布斯甚至把三星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痛斥為"山寨產品"。 三星馬上以牙還牙應對蘋果訴訟,10天內相繼在亞洲、歐洲和美國控告蘋果侵犯了三星十項手機傳輸專利技術。 從雙方架勢來看,這次專利戰爭是動真格的,由于蘋果和三星都是舉世矚目的大企業,面子上都輸不起,而且這次專利戰爭牽扯的都是雙方當前主打產品,至關重要。所以,這場專利戰爭恐怕是一場曠日持外的戰爭。 雖然蘋...
4月1日,國際巨頭愛立信在歐洲起訴中興通訊侵犯其專利,隨后中興提起反訴。正當中興集中精力應對愛立信的專利戰之時,4月28日晚間華為在德國、法國和匈牙利起訴中興通訊侵犯其專利權和商標權。29日,中興立即在國內對華為提出反訴。雖然專利之爭非常常見。但在同一月被一中一外“兩大高手”圍攻中興這個一個中國公司的并不多見。 “背后一擊”實為搶市場 知情人士透露,刺破專利紛爭的面紗,背后真實的訴求并不在于專利本身,而在于是愛立信和華為在圍獵歐洲市場這塊“唐僧肉”中彼此配合,他們更希望在這次圍獵中中興出局。如果說愛立信對于中興是為建立自己在歐洲本土的市場防線。華為緊隨愛立信之后對中興提起專利訴訟...
2011年1月,愛普生對天威兩項“連續供墨”實用新型專利提出無效申請,3月該申請獲得受理。 兩家企業之間的知識產權糾紛,少數輿論將其貼上“民族產業全面反擊”,甚至上升到“行業發展里程碑”的高度。 事實上,企業申請專利無效,是再正常不過的法律程序。而且才提起無效請求,法律尚未定論,侵權何從談起呢? 專利無效:知識產權保護中 優勝劣汰的正常環節 全球化時代的競爭熱潮,企業用知識產權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成為普遍的商業競爭策略。 根據我國《專利法》規定,發明專利授權必須經過實質審查,而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的授權僅需要通過初步審查就可以授權。為防止無效的專利...
七旬翁告老板怒爭專利權 老人:專利應該有我一份;老板:你做的只是輔助性工作 從“星期日工程師”到退休后進入常州某企業集團,71歲的朱津洋為老東家服務了18年。今年初,朱津洋卻將老東家告上了法庭,在訴狀中他表示:“花兩年時間嘔心瀝血搞成的發明專利,自己是專利唯一發明人,最后專利申請成功后署的卻是老板的名。”朱津洋說,他的遭遇很具有普遍性,很多企業技術人員為企業辛辛苦苦,發明成果卻被企業老板摘取,很不公平。老板則回應:他做的只是輔助性工作。4月12日,常州市中級法院開庭審理了此案,這起訴訟在業內也頗受關注。 “星期日工程師” 為老東家服務18年 今年已經71歲的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