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時期,版權工作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為目標,積極推進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法律政策體系不斷完善。“十一五”時期,我國加入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版權條約》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演和錄音制品條約》兩個國際互聯網公約;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著作權法修正案;國務院頒布了《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錄音制品支付報酬暫行辦法》等行政法規,制定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國家版權局修訂頒布《著作權行政處罰實施辦法》,印發《國家版權局關于貫徹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實施意見》;北京、上海、山東等十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記者在中國商標網看到,一個名為"TouchPad"的商標申請人一欄顯示為漢王科技。這表明,漢王科技已經獲得“TouchPad”在華商標權,使用期限為10年。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商標詳細信息表的最后一覽“商標流程”顯示為“異議”。 另據報道,惠普針對年初在美國發布的基于webOS系統的TouchPad平板電腦,已經在美國以及中國申請了“HP Touchpad”商標,但均未注冊生效,仍處于待審狀態。 分析人士稱,漢王科技的“TouchPad”與惠普的“HP Touchpad”十分相似,“異議”、“待審”狀態則說明,商標的歸屬問題還...
“LED電源等應用市場90%沒有專利,因為相對于上游核心技術與器件,電源技術含量較低”,LED電源業內人士表示。 “有些企業申請LED電源專利的目的是為了不受別人侵犯”,在LED電源領域研究多年的宋先生透露。 LED電源是影響LED產品壽命的重要因素,電源的質量取決于電源所處的環境、材料、工藝以及后期的維護。“目前,在LED電源市場,企業相互競爭的關鍵在于提高電源的性價比,以質取勝是大部分企業共同的目標”,廣州明緯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顏錦同表示。 目前我國LED產業的專利主要集中于中下游應用領域。由于缺乏上游核心技術,我國LED企業在國際上不僅面臨著專利風險,同時每年...
據國外媒體報道,科技博客VentureBeat10月6日撰文稱,盡管Facebook Places并不是第一款地理位置服務,但由于Facebook已擁有一項專利,這項專利足以能夠置Foursquare和Gowalla等地理位置服務提供商于死地。 科技博客作者埃里克.施恩菲爾德(Erick Schonfeld)指出,Facebook申請的一系列專利日前已獲得了美國專利與商標局的批準,其中有一項專利于2007年申請,名為“自動定位基于網絡的社交網絡成員的系統和方法。”如果說該專利就是如今社交網絡用戶使用他們的智能手機,準許他們在某地“簽到”,那么如今所有的地理位置服務提供商都可能侵犯了Fac...
華為狀告中興,只用了短短5天,便迎來了德國初勝,這一速度,讓被告者中興始料未及。 本月2日,德國漢堡地區法庭頒布暫時禁令,禁止中興提供、營銷或擁有具有特定商標與設計的USB調制解調器。這一禁令頒布日期,距離華為起訴僅5天時間。而華為在10天之后才公布了這一消息,顯示出對同城對手“有節制的反擊”。 中興隨后緊急發布公告稱,德國頒布禁令,不會對中興經營造成影響。但國外媒體對該案評論稱,德國法院在如此之短時間內作出裁決,說明中興侵權事實非常清楚。 目前,華為還在等待法國和匈牙利方對該項訴訟的判決結果。工信部此前的調停并未起到效果———華為的理由是,尊重知識產權、依法行事。顯然,...
剛剛過去的四月,中興通訊接連遇到兩場專利訴訟,通信行業兩大老對手愛立信和華為在歐洲先后對中興發起知識產權訴訟。這三家企業位居全球通信設備制造業前幾位。愛立信是全球行業老大,華為是國內同行業老大,中興緊隨其后。 整個四月份,再加上蘋果公司訴訟三星、華為訴訟摩托羅拉,國際通信業界知識產權訴訟可謂頻發。對這些專利糾紛,外界大多都解讀為企業間的商業競爭策略。 在高科技行業,透過知識產權紛爭,往往可看到技術之爭、市場之爭和發展戰略之爭。全球化程度逐步加深的中國企業,是否已做好迎接越來越頻繁的知識產權之戰? 專利訴訟是通信產業常態,知識產權訴訟常體現為商業競爭中一種常用的手段 截至目前...
戴先生:2005年10月20日,我公司向國家商標局申請注冊了“美美”(文字及圖形)商標。2006年12月26日該商標被商標局核準注冊。2009年5月,某公司將“美美”商標的文字及圖形作為食品的包裝向國家專利局申請外觀設計專利。2010年2月15日,專利局授予其專利權。2010年5月20日,我公司以某公司食品包裝侵犯了商標權為由,請求工商局予以處理。請問:我公司的要求能否獲法院支持? 江西祥昀律師事務所鄺憲平律師:根據《商標法》第31條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處理商標專用權與外觀設計專利權權利沖突問題的意見》的規定:商標專用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是重要的知識產權,分別受《商標法》和《專利法...
王致和集團是一家生產豆腐乳等食品的中華老字號企業,2006年7月,王致和公司去德國注冊其商標,卻意外被告知,德國歐凱(OKAI)公司在2005年11月21日向德國專利商標局申請注冊“王致和”商標,類別為食品類第29項、30項和服務類第35項。2006年2月16日,注冊申請被通過,在德國的注冊商標號為30570147。這是王致和商標第一次在國外被搶注,這家由德籍華人開辦的百貨公司,主要經營來自中國的食品,它曾是王致和產品在德國的銷售商。 另一知名商標“洽洽”也遇到這樣的遭遇。2006年10月,合肥華泰集團接到“王致和”代理公司發函,稱包括“洽洽”在內的國內4家食品公司在德國遭搶注。隨后,...
華為在多國起訴中興通訊(000063)專利侵權的案件有了進展,中興及其子公司被德國法院頒發了“臨時禁止令”,中興方面表示,臨時禁令并非法院最終裁決,對公司目前的經營業務不會產生影響。不過有分析師認為,中興受到全球兩大通信設備廠商的圍攻,對其開拓歐洲市場或造成一定困擾。 華為在多國起訴中興 4月28日,華為透露,在德國、法國和匈牙利對中興通訊提起法律訴訟,指控其侵犯了華為的專利權和商標權,包括中興侵犯了華為有關數據卡和LTE技術的一系列專利;并且未經華為許可,中興在數據卡產品上非法使用了華為的注冊商標。 昨晚,中興通訊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華為從德國漢堡法院轉來的“臨時禁止...
近期,中國通信領域兩大高科技企業華為、中興通訊展開的一系列知識產權訴訟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 4月28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華為)在歐洲指控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興通訊)侵犯其專利權和商標權。5月初,中興通訊宣布,已在歐盟針對涉案商標提起撤銷程序,并就涉案專利權向法國法院提起無效訴訟。華為、中興通訊在此時提起訴訟,其背后的知識產權布局以及商業考量令人揣測。有專家表示,兩家企業的知識產權紛爭,從一個側面表明我國企業知識產權運營能力的提升,也意味著在高科技領域國際競爭中知識產權的重要性愈加凸顯。 紛爭迭起 4月28日,華為在德國、法國和匈牙利對中...